3年前交房時就已經存在的臨時圍擋被拆除了,封閉的別墅區成了“開放式”,還直對著遍布渣土和深坑的工地,這讓財源山腳下、城陽區王沙路明德小鎮別墅區的居民們憂心忡忡。進入11月中旬,居民們又發現,隔壁工地的施工方將山腳的排洪溝填埋了。大家覺得,如果大雨再次來襲,順著山坡流下山的水會改道從小區淌出。近日,明德小鎮別墅區的居民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網上投訴平臺”反映了煩心事。

隨著圍擋的拆除,明德小鎮和南側工地之間沒有間隔了。
拓路建二期,封閉小區圍擋沒了
觀海新聞記者15日在王沙路明德小鎮的別墅區看見,南側有一條4米多寬的道路,緊挨著中瑞鼎峰伴山府的工地,但別墅區和工地之間沒有圍擋。明德小鎮的居民許先生帶著記者沿著路向東走出大約200米,在這里還有一部分圍擋。
“剛交房的時候,路邊有一排金屬隔擋。”許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在小區最南側的別墅里,大約20天前,小區的開發商——冠魯公司的施工人員到他家門口附近要拓寬道路。居民起初以為是要整治小區環境,后來有施工人員稱,小區東南角要開建二期,拓寬道路是為了運送渣土的大貨車進出。“大貨車就從門口走,我們的安全誰來保證?”居民們這下不干了,多次阻攔施工人員施工。
許先生告訴記者,大約10多天前,施工人員又來了:撬走了20多厘米高的馬路牙子石塊,還拔掉了大部分金屬圍擋。“我們交著一平方米4元的物業費,圍擋要沒了,這下不就是誰都能進小區了?”居民們擔心小區治安隱患,再次阻攔施工。

被移除的圍擋堆積在明德小鎮別墅區的空地上。
隔壁工地最近又把排洪溝填上了
11月中旬開始,小區隔壁中瑞鼎峰伴山府工地施工方的動靜,又讓居民們增加了幾分擔心。居民們告訴記者,南邊有條臨時的排洪溝,隔壁工地的工人兩天前開始填土。“我們小區在山腳下,這條排洪溝是要往山下排水的,現在把溝填埋了,碰上大雨天,山上再往下流水怎么辦?”居民劉女士向記者展示了今年8月拍攝的一段視頻:當時天降大雨,小區東邊財源山方向淌來的水夾著泥沙,沿著小區最南側道路沖向王沙路。
許先生稱,他和居民們查過規劃圖,小區南邊會有一條3米寬的排洪溝,由兩個項目的開發商各修一米半,但南邊之前一直沒開發,因此只有一條1米多寬的臨時排洪溝。許先生帶著記者來到臨時排洪溝西側尚未被填埋的部分。“這條臨時的排洪溝本來就不大夠用,如果把它填埋了,以后山上往下流水豈不都要從小區里過?”居民們認為小區更危險了。
隔壁的施工方為何要填埋排洪溝?居民們稱,這也是要修路。“有的人說,是兩家工地共用一條路,有的人說,這是專門為了建設明德小鎮二期修的。”許先生稱。
隔壁工地稱臨時排洪溝已無作用
記者在小區采訪時發現,居民們的擔心有三點:首先,如果二期施工的渣土大貨車要從門口借道通過,勢必會影響小區的安全;其次,拆掉的鐵絲圍擋讓小區從封閉變成了開放式,居住安全沒了保證;第三,排洪溝被填埋,一旦再有大雨天,山上的大水勢必會全部借道小區的道路流淌,給居民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新的隱患。
15日下午,記者首先聯系明德小鎮南側中瑞鼎峰伴山府項目的施工方,榮泰建設集團的項目現場負責人臧先生稱,以前工地和小區之間有條臨時泄洪溝,但不是正式的。在另一側的正式泄洪溝里,他們已經鋪設了直徑1米的水泥管道,屆時有水會沿著管道排走。臧先生表示,頭天晚上,他和明德小鎮的居民們解釋過,但還是有個別居民不理解,甚至以為是明德小鎮的開發商冠魯公司想借伴山府工地的道路修路。“我們是兩個項目,不可能讓他們這么干。”臧先生稱,他們剛開工一個多月,現在要挖地基,然后做圍擋并在上面設置噴淋。那條臨時排洪溝已經沒有作用了,他們才會填埋。目前,他們準備讓建設方找出正式規劃圖,去和居民解釋或協商。
隔壁工地施工方將和居民協商
當天下午,記者又聯系了冠魯公司的明德小鎮項目的一位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拆除圍擋并不是要修路讓渣土車經過建設二期。“那條路下面有管網,進不了渣土車。”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隔壁的中瑞鼎峰伴山府項目的施工方在做“放坡”,要將土方挖掉,那排臨時圍擋位于土方上面,他們這才會把臨時圍擋拆下來。
據這名負責人介紹,原來的金屬圍擋是一道臨時圍擋。“兩個項目之間是用泄洪溝做分割,不是靠圍擋圍墻做分割,泄洪溝兩側是兩條道路。”這名負責人表示,他們會和中瑞鼎峰伴山府項目的施工方、明德小鎮的物業再商量,如果有需要,他們會在明德小鎮南邊的道路上設立新的臨時圍擋。這名負責人表示,他們回去以后會和居民協商,盡快消除隱患。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劉卓毅 文/圖)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