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干部和群眾的關系,我們就會想到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與共。
在革命戰爭年代,為什么共產黨人跟人民群眾魚水情深、血肉相連?說到底,人民群眾是共產黨最堅強有力的靠山,共產黨人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脫離了群眾就沒法存活,打游擊都沒人掩護?,F在有的干部高高在上,不愿跟群眾打交道,看不慣群眾,甚至脫離群眾,就很難跟群眾同心同德,更談不上生死與共。
生死與共實質是相互依存的關系,我活不了你也活不了,你過不好我也過不好,只有生死與共才能水乳交融?,F在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沂蒙精神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和法寶。
我們黨要得到人民的擁護,長期執政,領導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永遠在人民群眾之中,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永遠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我們與人民生死與共,人民就和我們水乳交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就是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作為黨的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在這樣的層面上思考黨和群眾的關系問題,是憂黨之心,是為民情懷。要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拓寬群眾評價干部的渠道,主動監督干部,讓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做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蔽覀円羁痰仡I悟這句話的豐富內涵,既要把代表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全局和長遠的大事謀劃好,又要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諸如教育、醫療、就業、公平、環境等現實問題解決好,同人民利益與共,與人民水乳交融。(海納川)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