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叫王尊,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專業(yè)2018級碩士研究生,校團委副書記(學生),山東青年五四標兵、山東省優(yōu)秀學生、山東省優(yōu)秀學生干部,山東省大學生“青春貢獻獎“、山東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新時代青島“最美青年”……集勤奮與優(yōu)秀于一身。
“這人是老師還是學生?”這是今年青島大學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觀海新聞記者對青大研究生院相關負責人提出的疑問。之所以有此疑問,是因為“這人”站在主席臺上發(fā)言時精煉老辣的帶入感。下面先看一段她在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fā)言視頻↓↓↓
從鋼琴到薩克斯再到雙簧管,王尊與音樂相伴的時光近二十年。2019年她獲得亞洲國際藝術節(jié)西洋管弦樂專業(yè)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或許是運氣比較好吧!”就在她不好意思地捂嘴笑的時候,暴露了右手大拇指上厚厚的老繭。她不以為然地伸出拇指:“吹雙簧管要用這里支撐樂器,很正常的!”
在音樂的道路上奔跑
其實,王尊最早學習的樂器是鋼琴,六歲開始習練,到了五年級,專業(yè)老師和父母都想讓她考十級,但王尊想先考九級,“因為十級要準備的東西太多太難,當時就想讓自己舒服一點。”王尊說。但母親告訴她:“九級已經(jīng)是十拿九穩(wěn)的事兒了,幾乎不用再付出多少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將來的工作,都應該不斷給自己定一個蹺蹺腳才能夠得著的目標。一番努力后,達成目標便是滿滿的成就感,即使結果不盡人意,也會有更多收獲。”
王尊想了很久,最后還是選擇了考十級。“心里有了目標,斗志被激發(fā)了,也是好面子,不想丟臉”。王尊說,那個暑假里,父母上班,她就每天自覺地在家練五六個小時,最終順利通過,“考完了真的成就感滿滿。”

因為興趣,王尊從高一開始學習雙簧管——吉尼斯紀錄中“最難演奏的樂器”。雙簧管需要拇指單獨架起支撐,所以在長時間演奏,手指很容易累。王尊調侃道:“看看人家姑娘的手都白白嫩嫩的,我手上都是肌肉!”
最大的困難是氣息不足。“這是沒有辦法克服的,就是要多練,練得多了,憋得就久了。”對幾年來練習雙簧管的困難,王尊只有這么簡單的一句話。2014年,王尊考入了青島大學音樂學院。于浩老師告訴了她一個練氣息的方法——長跑。于是,大一一整年,無論嚴寒酷暑,王尊保準每天6時爬起來,從泓園來到瀅園操場,先跑上個半小時再吃飯、上課。然后每天練管至少2小時。就這樣,王尊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的氣息明顯越來越穩(wěn)定,長音也能保持得越來越長。

大學期間,王尊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不僅擔任青島大學青年交響樂團首席雙簧管演奏員,2018年還被錄取為青島市愛樂交響樂團首席雙簧管演奏員,曾參演2018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2018年鳳凰島國際音樂節(jié)……

踏進青島大學的大門,王尊就決定考研,并且想爭取保研。于浩老師在給王尊第一節(jié)“一對一”的專業(yè)課上為王尊的大學指明了方向,肯定了她考研的想法,并建議她對每門功課都設置計劃、劃分階段目標。“我覺得學習就要臉皮厚,追著老師問,會少走很多彎路。”王尊說。
大二時有一門中國傳統(tǒng)音樂課,除了理論學習,一學期要背唱十幾首民歌,期末要抽查。但期末前一個月,王尊正趕上排練學校新年音樂會,時常無法上課學習新歌,對民樂毫無基礎的王尊就自己在家跟著鋼琴摸索曲調來唱,拿不準的地方就立刻錄下來發(fā)給老師聽是否正確。“我都是先自己研究,但研究不明白的也不瞎琢磨,第一時間向老師請教。”本科四年,王尊每學期都是專業(yè)第一,直接推免為本校研究生,且在本碩期間均曾獲得國家獎學金。
只休息了兩天的2019
2019年6月,研一的王尊決定參加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毫無頭緒的她先找到當時的校團委科技部的曹俊老師。曹俊給王尊傳遞了非常豐富的經(jīng)驗與資料,并幫助王尊做了比賽思路的規(guī)劃。音樂學院王靜怡院長結合曹俊的規(guī)劃與分析和王尊的專業(yè),最終指導王尊敲定了“青島市新市民子女的藝術素質教育”這樣一個新穎的選題。財務管理、商業(yè)計劃書、線上課程設計......這哪是王尊擅長的東西?經(jīng)曹俊介紹,王尊又找到了商學院指導過國賽項目的張波老師。6月,王尊揚起了團隊的旗幟,帶著一個并不成熟的團隊拼搏。因為時間緊迫,7月參加的互聯(lián)網(wǎng)+并沒有獲得非常理想的成績,但他們沒有氣餒,立刻將著眼點放到了12月的創(chuàng)青春大賽,快馬加鞭地打磨,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減退熱情。今年9月,終于獲得了省賽銅獎的好成績。

2019年,王尊全年只在國慶節(jié)休息了兩天。
要交六七門幾千字的結課論文的期末考試與去日本參加的國際比賽撞到一起、與此同時還有新年音樂會、青島市的音樂會、各大學的音樂會、同時與十佳優(yōu)秀學生的答辯撞到一起,校慶、國慶,一場又一場的校內外各種大型活動的籌辦現(xiàn)場,總能看到王尊的身影。

最忙的時候,王尊每天早上6時前就要起床,7時前出門,晚上可能10時以后才能到家,凌晨零時之后才能睡覺,第二天再接著6時前起床;這邊的排練結束了,那邊還要給學生上課,然后準備期末考試,負責活動;在譜臺旁擺復習資料、在排練間隙見縫插針地自習,在公交車上想著論文答辯,在吃飯的時候想著飯后接著去忙什么……這已然成了王尊的生活常態(tài)。但連軸轉的狀態(tài)并沒有影響王尊的情緒,“我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同時承受多少工作。”

身為校團委副書記(學生),還要負責各種活動的開展。2019年10月,山東省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校賽由王尊全權負責,因為老師們都在忙校慶,當天現(xiàn)場沒有任何團委的老師。那天王尊凌晨4時起床確定流程,6時到校想再次測試并確保參賽團隊的PPT播放無誤,但負責電腦的一位工作人員遲遲聯(lián)系不到,王尊隨機應變,先安撫工作人員的慌亂情緒,維持現(xiàn)場秩序,再借用校團委的移動電腦,安撫到場的參賽人員,并麻煩他們重新拷貝資料,最后,活動得以如約在8時開始,隨后,一切有序進行。但有序的背后,角落里依然有一雙緊握對講機的雙手和緊盯流程的雙眼。王尊不敢掉以輕心,隨時都在做好應急準備。

全年只休息兩天對于一個學生而言恐怕難以置信,可王尊做到了,并且她十分享受這份忙碌帶給她的快樂。學生、班長、團委副書記(學生)、雙簧管演奏員、中小學樂團指導教師、代購……她同時承受著這些,也同時對自己的選擇負起了責任——對成績負責、對老師同學負責、對演出負責、對學生負責、對顧客負責。“只要努力過了,無論結局如何,都是美好的風景。”王尊說。
做身邊人的小太陽
組織一次精彩活動,完成一次完美的演出,輔導學生取得好成績,于王尊都是非常快樂的事。面對忙碌、壓力和誤解,她總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他們的不容易和努力。任務就在那里,困難就在哪里,不管你接受或者不接受,不如就快樂一點,再說每完成一項任務對自己都是一種提升和成長,也會有成就感,情緒就會很好啊。”

王尊把自己的生活過得發(fā)光發(fā)熱,同時也感染著身邊的人。一位參與過王尊負責的國慶升旗儀式的朱同學分享了一個故事。還是2019年,參加升旗儀式那天,朱同學凌晨才睡,5時就起,她那段時間還有很多事情,感覺應付不過來,心很累。這時王尊就笑著用自己的日程舉例子,開玩笑地安慰她。“當時就被驚到了,居然有這么忙還這么樂觀的人!”朱同學說。接著,王尊說了一句讓她記到了現(xiàn)在的話:“如果你覺得生活有點辛苦,那就試著讓自己可愛一點吧!”
“我就是很想做身邊人的小太陽!我想讓大家一提起研究生也能有一個也很快樂的印象!”把能力歸結于運氣,把壓力化解為快樂,這就是王尊的過人與可愛之處。
現(xiàn)在的王尊身上已經(jīng)有許多的光環(huán),但她依然懷揣熱愛,堅定地奔跑在相遇下一場花海盛宴的期待中。
(青島大學融媒體中心出品,轉自“青島大學報”公眾號,文/朱明皓 圖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 陳美燕 通訊員/孫竹媛)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