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53分,伴隨三聲低沉的鳴笛聲響起,山東港口煙臺港40萬噸級碼頭正式投入使用。載有巴西淡水河谷39.25萬噸鐵礦石的“馬拉尼昂”輪安全靠泊在煙臺港西港區40萬噸級礦石碼頭并順利接卸,成為煙臺港開港159年來接卸的最大船舶。40萬噸級碼頭的正式投用,標志著山東港口煙臺港正式邁進港口干散貨作業“大船時代”的最前沿。
八月的驕陽似火,碼頭人來人往繁忙依舊,低沉的鳴笛聲在西港區礦石碼頭上空回旋久久。山東港口煙臺港40萬噸級碼頭投用儀式之后,六臺岸橋開始穿梭作業。記者在采訪中獲悉,40萬噸的到港船舶,僅用兩個晝夜,最快四十個小時即可接卸完畢。全球最大礦石船“馬拉尼昂”輪船長361米、寬65米,為專營鐵礦石運輸的Valemax船隊中的一員,是日前煙臺港正式獲批40萬噸級船型靠泊資質后抵靠的首條40萬噸級礦石船。碼頭的投用和這艘“巨無霸”的靠港,讓一代代煙臺港人“建世界最大碼頭、泊世界最大船舶”的夢想照進現實。
從夢想到現實的歷史跨越,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以40萬噸級礦石接卸泊位為重點的山東港口煙臺港西港區一期工程于2011年3月開工,2017年2月完工,泊位總長751米,設計年吞吐能力1900萬噸,2017年11月獲準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建成1個40萬噸級礦石接卸泊位、1個15萬噸級煤炭接卸泊位(結構按20萬噸級預留)、2個10萬噸級轉水泊位、1個20萬噸級轉水泊位,一次性堆存能力為1200萬噸的后方堆場,以及裝卸設備系統、管控系統等近百個單位工程。“該工程是煙臺港開埠以來建設的最大噸位的碼頭工程,創煙臺港碼頭建設史上多項之最,其集約化組合系統堪稱世界上能力等級和自動化程度最高,榮獲2018-2019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山東港口煙臺港總工程師孫家臣告訴記者,今年6月30日,山東港口煙臺港西港區一期工程礦石泊位正式獲批40萬噸級超大型船舶靠泊資質,被列入國家第二批40萬噸鐵礦石碼頭布局。目前,煙臺港40萬噸級礦石碼頭的晝夜混配能力達到12萬噸。
“碼頭的正式投用,是各級鼎力支持的結果,是煙臺港悠久歷史積淀的結果,是山東港口握指成拳的結果,也是產業鏈上下游互利共贏的結果。”山東港口煙臺港總經理姜開向記者介紹說,山東港口煙臺港將與戰略伙伴本著互利共贏、攜手共進的原則,融入產業鏈全方位發展,助力地方經濟增長,全力實現“港通四海、陸聯八方、口碑天下、輝映全球”的發展愿景。
據了解,2015年,煙臺港與世界礦業三大巨頭之一的淡水河谷公司成功開展BRBF混礦業務;2018年,成功開展混配礦保稅轉口業務。煙臺港依靠接卸超大型船舶的鐵礦石碼頭和專業化設備,混配礦保稅中轉到日本、韓國等地區,以優質高效的裝卸服務質量和一流的混配礦產品質量,贏得巴西淡水河谷和日本、韓國等鋼廠高度認可和贊譽。巴西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謝雪昨天在儀式現場表示,Valemax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得以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停靠作業,標志著淡水河谷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優化。“在混礦業務方面,煙臺港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現在煙臺港已經成為接卸40萬噸大船的港口,大大增加了卸載和混礦提貨地點的靈活性。”謝雪說,“我們期待著在未來的歲月里合作共贏。”
作為中國沿海南北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和貫通日韓至歐洲新歐亞大陸橋的重要節點,煙臺港是中國沿海主樞紐港口和一帶一路倡議支點港之一。40萬噸級碼頭的獲批投用,不僅將極大提升港口的服務能力,更為中國鋼鐵行業原材料供應開辟了一條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全新物流大通道,對于山東港口煙臺港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礦石進口港和渤海灣重要的貿易礦石接轉港,促進港口功能向現代物流中心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更大的動作,已經在醞釀。今后,山東港口煙臺港將持續完善西港區“大碼頭、大堆場、大保稅、大物流”的綜合服務保障體系,借助山東省港口集團一體化發展平臺,充分發揮天然深水航道、快速裝卸效率、高效物流服務等優勢,全力打造輻射渤海灣沿岸和東北亞地區鐵礦石物流中心,為進一步優化山東港口功能布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貢獻煙臺港力量。(YMG全媒體記者 高瑋 王鴻云 通訊員 嚴綱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