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1月25日13版
建立校企聯合文化產業學院
近年來,青島深入實施“文化強市”戰略,取得一定成效,但文化產業人才匱乏依然制約著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建議政府搭建平臺,發揮高校多學科、師資人才以及生源優勢,與企業聯合,建立校企聯合文化產業學院,針對職場需求,引進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定向培養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乃至博士后等高層次交叉型、復合型、應用型的文化產業人才。如此,不僅能迅速建立一支高層次文化產業大軍,還將形成文化產業生力軍培養的長效機制,有利于我市文化產業的持續高效發展。
市政協常委 王靜怡
加速推進青島旅游業振興
旅游業發展關系到穩定就業、穩定經濟增長、脫貧目標實現、創收創匯等諸多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旅游業受到巨大沖擊。隨著后疫情時代來臨,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制定旅游重啟方案。建議在出臺旅游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基礎上,就融資、勞資、補貼、保險等方面適時出臺系列扶持政策,鼓勵旅游企業創新旅游產品;指導旅游企業利用空閑時間練好內功;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硬核”減負,如無息或貼息貸款、質量保證金退還,相應的減稅、退稅、基金、補貼、金融支持等,幫助旅游企業渡過難關,重振市場信心。
市政協委員 孫學峰
盡快啟動嶗山石刻保護工作
自晉朝以后,歷代歷史名人及佛、道兩家在嶗山留下了1000余處石刻,這是我市寶貴的歷史珍品和文化寶藏。可近年來,這些珍貴的石刻風蝕嚴重,盡快對其進行搶救保護,對于嶗山文化旅游意義非凡。建議我市盡快推進嶗山石刻搶救、挖掘、整理和保護工作,這需要我市文物主管部門、風景區管理部門、文化主管部門、地方政府、文化界專業人士的共同努力。建議盡快明確石刻搶救、挖掘、整理和保護工作的主體和工作機制、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護這一文化瑰寶。
市政協委員 楊乃瑞
構建“互聯網+”人才服務網絡
全面用好用足人才政策,聚焦產業人才、青年人才和海外人才,探索重點領域人才政策,是區域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議青島加快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打造“互聯網+”人才服務網絡,構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體系和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同時,進一步健全人才服務體系,提升人才在青島的舒適度,并繼續加大人才安居力度,實施人才暖心工程,全面關注人才身心健康,讓人才在青島安居樂業。
網友 樂在其中
智能調流解決城市擁堵
目前,上海正在推出交通調流的“微工程”,該工程基于各個進口道各個流向交通需求和通行能力,計算各自的飽和度和確定車道利用情況,利用大數據分析,緩解交通擁堵。建議青島借鑒該思路,挖掘道路時空資源潛力,不同程度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同時,針對擁堵點位較為集中的片區,進行系統性的擁堵成因研究,由點及面從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研究制定相應區域擁堵改善措施。
網友 再上山巔
本版撰稿 邱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