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5日訊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指明方向。超銀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為辦學使命,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特別是超銀高中的“調研報告分析”實施以來,在因材施教,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1月19日,超銀教育集團舉辦了“調研報告分析”專題教師會,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干部和骨干教師齊聚一堂,圍繞超銀高中的調研報告展開學習和探討。

“超銀學校有個優良傳統,每次考試后都會進行細致的試卷分析,在此基礎上,超銀高中又開創了調研報告分析,每位教師都需要撰寫深入的調研報告,讓分數揭示問題,讓調研告訴我們背后的真相,讓教育規律指導我們怎樣解決問題。”超銀學校副校長、超銀高中校長馬振輝介紹,希望通過這一制度讓調研之風成為學校的常態,讓調研報告成為教師見賢思齊的學習園地,讓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比翼齊飛。分享會上,馬校長以超銀高中歷史教師于訪賢對一名畢業生的調研為案例,將調研報告的意義生動地呈現出來。

由超銀高中教師自己撰寫的一份份詳實的調研報告,幫助他們揭開了一系列教育問題背后的真相。而此次分享會的舉辦,則再一次發揮了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將超銀高中在育人方面的獨到做法在各學段、各校區之間進行了總結、分享和升華。“聽了馬校長的分享我不禁思考,有的學生課堂上不聽講,課下不做作業,是否因為我們駕馭課堂和教育學生的能力需要提高?布置的作業是否符合學生的層次和需要?當老師有了這方面的思考,便會不斷提升自己。”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當他的特點得到有效訓練,就可能成長為個人的優勢,所以不要輕易給學生下結論,尤其是負面的。”
……
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教育理論讓與會人員受益匪淺,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今天分享的這一案例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很多啟示,比如一定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要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而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激勵是學生進步的動力源,但首先要清楚學生的需求等。”超銀中學(廣饒路校區)校長梁之合表示,超銀高中的“調研報告”在校園內形成了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每位教師都是研究者,也是實踐者,在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實施個性化教學,開展多元化評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指導和示范作用。
這樣的集團化培訓和教研,一直以來都在超銀學校頻繁開展。本學期,在集團信息部的技術支持下,學校已經實現了各校區“空中教研”的全覆蓋,每周采取在一個校區設置主會場,其他校區設立分會場的形式,通過“空中教室”讓各校區各學科的教師遠程感受“空中加油站”的魅力。超銀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打破校區邊界,實現優勢互補,讓“名師、名生、名經驗”的“三名戰略”在各校區發揮出指導作用,促進各校區齊頭并進,攜手從優質走向卓越。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