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溫柔到讓家長都忍不住犯嘀咕,擔心鎮不住班上“熊孩子”,但就是這份好脾氣卻專啃“硬骨頭”:再擰巴的學生,只要被她盯上,百煉鋼化成繞指柔,不僅“捋順了毛”,更在畢業后成為“小粉絲”。這就是青島二十八中的“溫柔一刀”王海英老師,幾年時間,她多次接手“問題班”,根治孩子們“小毛病”同時,成功帶著學生補弱固強,實現中考成績的跨越式提升,創造了多個“逆襲”傳說。

“小調皮”變成“小粉絲”
“我帶過的學生里真沒有大刺頭,最厲害的也都是小毛病。 ”1990年參加工作,教過高中也帶過初中,在教書多年的王海英看來,所有的學生都是“小孩兒”,犯的錯頂天了也都是“小毛病”,所以她對待犯錯的學生永遠心平氣和柔風細雨。2011年進入青島二十八中后,她更是把這份平和溫柔帶到了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 “2012年我開始擔任初一班主任,當時班上有個男生不愛學習,上課交頭接耳課下抄作業,每天放了學也不急著回家,領著小孩們在學校周邊閑逛。男生們都喜歡圍著他轉悠。 ”王海英說,初中生正值對一切似懂非懂的年紀,與他們溝通格外需要技巧和耐心,王海英開始了“擒賊先擒王”的收服戰。
每次被老師逮到認錯態度都特別好,但轉頭“抹嘴就忘”,原來的錯照樣犯。面對這樣一個應對老師自有一套的“小調皮”,王海英一方面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創造機會讓他展示,不吝惜夸獎和鼓勵;另一方面還得上點“硬手段”。 “平時孩子們上課,我經常看看他們的課堂狀態。他每次一說話,我就用手機拍下來,課后找他聊他不認賬,我就翻出照片給他看。 ”擅長討價還價、磨嘴皮子的“小調皮”,碰上這么個不生氣不發火,每次談話都溫柔可親,但就是緊盯著不撒手的班主任也沒辦法。一段時間磨下來,“小調皮”被王海英成功“收服”,甚至在畢業后還成了王海英的“小粉絲”。
半路接班第一天與全班“談判”
2018年秋季,剛送完畢業班的王海英接到了新任務:半路接手初三班,作為班主任扭轉全班數學成績。為了盡快與學生們熟悉起來,開學前她先對著學生照片和人名,把全班的孩子都對上號。在王海英為讓全班迅速接納自己努力的同時,孩子們卻給她來了一個“下馬威”。 “這個班的學生特別親老師重感情,對原來的班主任很依戀,開學前兩天,我正好看見班里的學習委員來給原來的老師搬辦公室,就囑咐他順手把教室門口的新教材搬到教室里去。 ”沒想到第二天到教室一看,新教材還是放在門外一動沒動,王海英迅速感受到孩子們對自己的態度。開學第一天的班會上,王海英開誠布公地跟全班“談判”:初三時間緊迫,沒有太多時間消耗,師生之間齊心協力,才能全力備戰中考。因此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決定全班到底要不要換自己這個班主任。結果出人意料,雖然情感上一時難以接受,但因為王海英數學教學能力有目共睹,孩子們全部投了支持票,同意王海英接手自己班。一次“一觸即發”的危機在開學第一天被壓制住,但想讓孩子們心悅誠服,王海英需要付出更多。
帶著“潛力班”霸氣“逆襲”
“數學思維養成、數學素養的提升都是慢工程,但初三時間有限,要想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趕上別人甚至超過別人,必須得下苦功夫。 ”新課增加趣味性,讓學生覺得數學有意思;遇到舊知識一次性砸扎實,把初一初二落下的補上;別人都勸她,班里孩子基礎差,只講基礎知識就可以了,但王海英卻堅持把難題也講到,一次聽不懂就講兩次,兩次不行講三次……全班成績一次次往前趕。在王海英和全體任課老師、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升入初三時讓老師們頭疼的班,卻考出了好成績。
連續幾年,交到王海英手里的都是這樣不被看好的“潛力班”,但她對學生們的要求卻從未打折。 “對學生沒有要求,他們不可能進步;對學生要求太低,他們不可能有大進步。交到我手里的每個班每個學生,我都相信他們能做到最好。 ”這么多年來,王海英對接手的每個班都要求嚴格,對自己則要求更嚴格。就是靠著這份溫柔下的韌勁和硬氣,她陪伴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多次在中考戰場上實現“逆襲”,一次又一次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王曉雨)
責任編輯:張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