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這樣的時候,越想達成某件事,越是達不到。
我們追究各種原因,或低估能力、或埋怨運氣,卻獨獨看不到是自己心太急。
詩人海桑說:“將生命慢慢喝,是一杯茶;將生命一飲而盡,你就醉了。”
只要肯努力,不慌、不急、不逃避,慢慢來生活就如同飲茶,好滋味總能不期而遇。
若是太心急,匆匆忙忙、急于求成,就像喝醉了酒趕路,免不了跌跌撞撞,迷失方向。
事緩則圓,人緩則安,何必太著急呢!
慢慢來,上天自有安排。
01
你不是不優秀,而是太著急
我們常常以為只要加快速度,就能盡早達到目的地。
但其實,處事越著急,行路越艱難。
張維迎教授曾意味深長地對學生說:“不怕你們厚積薄發,最怕你們急于求成。”
拔苗助長,仲永之傷,其實越優秀,越不必著急。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唐燦一出場就是備受關注的童星。
她不僅天生麗質,而且從小就極具表演天賦。
在大家看來,她極有潛力成為未來的大明星。
但是,唐燦的父母急于求成,因為過早消耗天賦,結果反而耽誤了女兒的前途。

所謂,欲速則不達。急于求成,只會適得其反。
與其因操之過急,而前功盡棄;不如從容行事,方能事緩則圓。
人生路上,莫要讓你的努力和優秀,敗給了心急。
優秀的你,應該有足夠的理由去相信,不慌不忙,來日方長。
02
走得慢一點,踩得穩一點
生活中,快的東西不一定都是糟粕,但好的東西大多都要沉淀。
作家吳淡如曾經寫到過自己大學時學日語的經歷:
剛開始修日語時,她比任何人都努力,除了上課,她報補習班,買各種各樣的教材。
吳淡如見室友每天早上念半小時的日語,她就給自己規定要比別人多念一個半小時,這樣她一定會比別人強。
但事實上,吳淡如每天兩個小時的學習計劃,時常被郊游、烤肉、戀愛等其他事情打斷。
不到一個月,她就將此事淡忘了。
而室友依舊“每天半個小時”持續了四年,甚至直到她考上日本公費留學也未停歇。
吳淡如后來也多次決定奮發圖強,但每次都不了了之。直到畢業,她的日文水平仍停留在大一時候的水準。
吳淡如感慨說:“最重要的路程應該慢慢跑完,而不是剛開始跑得有多快。”

想要做成一件事,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唯有慢中精進,才能水到渠成。
很多時候,快只是速度,慢才是功夫。
慢一點,其實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更是一種人生選擇。
你若心不急,腳不停,自然走得久,走得遠。
03
沉住氣,想要的終會如約而至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煉,熬得住方成大器。”
就像粥需要慢火細熬,才有濃郁的滋味;
人生也是如此,只有厚積薄發的沉淀,才能成就信手拈來的從容。
好的人生,要沉得住氣,經得起慢。
演員張涵予,在接觸銀屏前,曾是一個配音演員,他到34歲才開始演戲。
他在參演的第一部電影里,沒有一句臺詞;
到第二部電影才有鏡頭和臺詞;
再到《天下無賊》,才算正兒八經演了配角。
此后,他依舊在各種影視劇中飾演大大小小的配角,這一演就是10年。

到43歲他才等到了電影《集結號》。
因為多年的底層磨礪和演技積累,張涵予將這個角色詮釋得入木三分,十分打動人。
憑借這個角色,他一舉拿下了金馬獎、百花獎等5個電影節的影帝。
張涵予曾坦言說:“好多的事,你得熬到一定程度,熬到火候到了.往前再倒個幾年,讓我演這個我也不敢演。”
沉得住氣,是一種不慌不忙的力量,也是一種從容不迫的心境。
很多人與成功失之交臂,只是因為缺少了沉住氣的智慧與格局。
04
慢慢來,一切自有安排
余世存在《時間之書》里寫到:“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努力想做成的事情,其實只要沉著鎮靜,走好當下,不著急,慢慢來,不知不覺中就能實現。

人生中任何時刻,都需要慢一點的智慧。
走得太快時,慢下來就是冷靜;路遇困難時,慢下來就能堅持;人生不如意時,慢下來才有來日方長。
慢慢來,也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你有過因為沉著冷靜而取得成功的事情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