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熱搜上有一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
讓人不禁發問:現在的年輕人都這么佛系,選擇不結婚了嗎?
在我看來,或許很多人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愿意將就了。
01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為什么很多人寧愿單身,也不愿意將就結婚了?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社會變了,婚戀觀念變了,獨立自主的思維也更加普遍。
很多年輕人對于婚姻的要求,不再是過去那種搭伙式的過日子,更多的是為了追求幸福感。
就像有句話說的:“不能給我幸福,還想來分我的面包?門兒都沒有!”
近來,金莎在綜藝《女兒們的戀愛》中,說到了自己的擇偶標準。
網友紛紛議論,覺得她要求真的太高,這樣的人根本找不到。
但這也能看出她對于愛情和婚姻的不將就。 年齡到了,就該妥協嗎?
但叔覺得,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人,還不如自己過。
畢竟,婚姻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幸福才是。
40歲的陳喬恩曾表示自己已經5年沒有戀愛了,但她認為:
“不介意一個人,也不介意多一個人。”
“我本身大齡沒有錯,但我并不是一個恨嫁的人。”

也正是因為她這種不將就的態度,才讓她遇見了真正心儀的人。
節目里和她組成cp的艾倫,在節目結束后,他們火速官宣,表示是真心喜歡對方。
陳喬恩也在微博感慨道:“愛情沒有拋棄我,也不會放棄每個相信它的人。”
所以啊,在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前,再等等吧。
正如亦舒所說,我亦只有一個一生,不能慷慨贈與不愛的人。
02
不好的婚姻會把人變成瘋子
《婚姻心理學》中有句話說: “不好的婚姻把人變成瘋子,好的婚姻把人變成傻子,最好的婚姻把人變成孩子。”
見過許多在婚姻里變成瘋子的女性,所以才更加理解為什么如此多人拒絕低質量的婚姻,選擇高質量的單身。
曾有人總結中國女性的四大悲劇: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有數據表明,中國有20.3%的家庭,女人包攬了全部家務,41.7%的家庭,是女人做了絕大部分的家務。

如今很多女性和男人一樣,都需要工作,那為何只要求女性要在下班后包攬家務?
有人調侃到:“只有人會問女性:你是如何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卻沒有人問男性這個問題。”
潛意識其實就是,很多人覺得女性做家務、照顧孩子是理所應當的。
夫妻兩人為了經營好一個小家而共同付出,本無可厚非。
但很多時候,女性怕的不是身累,而是孤軍作戰的心累。
只要男人愿意多心疼妻子的辛苦,而不是無視妻子的付出。
平日里多幫忙分擔一下,也就不會讓那么多女性抗拒婚姻了。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場景:
夫妻兩人同樣是上班回到家,男性往沙發上一躺打游戲,招呼老婆做家務,還要對其指指點點;
女性在半夜起來喂奶時,男性嫌孩子哭鬧太吵,跑去隔壁呼呼大睡;
女性在承受著產后漲奶、漏尿等痛苦時,男性卻嫌棄自己老婆身材走樣,甚至是在外偷腥;
女性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嗓門大了點,男性還要來責怪你嚇到孩子了......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妻子背后,都有一個不作為的丈夫。
婚姻應當是讓兩個人的狀態變得更好的,而不是多了一個扯后腿的"豬隊友"。
而這種低質量的婚姻,遠遠不如自己一個人來得美好。
03
好的人生是不負此生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跟隨自己的內心,堅定自己的選擇,同時做出努力,就不枉此生。
被譽為“清華女神”的顏寧,在30歲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導師,31歲成為清華大學教授,37歲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了半世紀困擾結構生物學屆的難題。

她氣質優雅端莊,講話幽默接地氣。她緊跟潮流,有自己的愛豆,會在微博發他的表情包,自己也經常發微博。
而今年43歲的她,沒有結婚,沒有生育。面對網友的議論,她霸氣回應:“我不結婚,我不欠誰一個解釋。”
的確,很多人覺得好像女生就應該30歲之前結婚生子。
面對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周圍人的拷問,我們常常迷失在他人的建議和想法中。
但我記得有句話,“別人的意見只是參考,你不喜歡就不要參考。”
好的婚姻只是錦上添花,女性最應該注重的,永遠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但叔也并不是鼓勵大家不婚,而是要堅定自己的選擇。
好的人生,是不負此生。
好的一生,沒有固定方程式。
婚姻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道選擇題,而不是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