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嶗山,退伍老兵戴宗升,無償獻“熊貓血”21年。在60歲生日當天,他把獻血當成了自己的生日禮物。今年疫情期間,他又每天值守在社區防控第一線。近期,熱心公益事業的戴宗升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這段延續21年的熱血傳奇,又是一段什么樣的經歷呢? 11月29日,早報記者采訪戴宗升,傾聽了他的奉獻故事。
戴宗升無償獻血21年,榮獲很多榮譽。
18歲參軍曾是戰斗英雄
11月29日上午,記者趕到了麥島家園小區戴宗升的家中。 62歲的戴宗升正忙著給小區的鄰居修理一臺電飯鍋,三下五除二,很快就修理好了。一旁的老伴于奎花說,老戴是一個閑不住的“熱心人”。
墻上懸掛的部隊合影照片,櫥窗上擺設的“獻血奉獻獎”“最美獻血者”獎杯,以及獲獎證書,粗線條地勾勒出戴宗升人生的幾個關鍵詞。
戴宗升是嶗山人,他的父輩中有人當過兵,從小耳濡目染,他也想當兵。 18歲那年,戴宗升參軍。因為身材比較瘦小,戴宗升到了通信連,先是做話務員,后來成了架線班副班長。憑著一股子認真勁兒,第二年他就入了黨。
“后來,在一次戰斗中,原先架好的電話線被炮彈炸毀,必須重新架線保障聯系。因為地形比較復雜,來不及做現場勘查,部隊決定只能派一人前往。我就主動請戰,晚上11點多,我到達指定地點后,因為缺少零件,我就用雙手充當電阻器,強忍住電流通過身體的刺痛感,成功順利通話。 ”戴宗升說,在返回途中,他被敵人發現,為了躲避敵人的炮彈,他在樹林中跑起了“S”形,跑著跑著,突然腳下一軟,掉進了一個深達一米半的陷阱里,鋒利的竹簽插入他的右腿,頓時鮮血直涌。
戴宗升忍著劇痛,咬牙拔出了竹簽,簡單包扎后爬出陷阱艱難撤退。后來,他顧不上養傷,繼續參加后面的戰斗。他的右腿受傷處凸起了一塊骨刺,直到現在稍微一變天,傷口處就會疼痛。
后來,戴宗升所在部隊圓滿完成任務勝利歸來,他所帶領的架線班因為表現出色榮立集體一等功,他自己也獲得個人三等功。
戴宗升展示當兵時拍的老照片。
退伍后成為村里“活雷鋒”
退伍回到家鄉,由于當兵時表現優秀,又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戴宗升被分配到了嶗山郵電局架線班,后來調回大麥島村委工作。
回到村里后,戴宗升利用自己的電工特長,免費為村民維修各種電器。他家里常年準備著保險絲,還有一些維修工具,對于村里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他也會在上班途中去串串門,遇到需要幫助的地方,他當場擼起袖子就干活,時間一長,周邊很多村莊的居民,專門來找這位“雷鋒電工”。
記得有一年冬天,下著大雪,附近的村民找到了戴宗升,說家里的電視機壞了,戴宗升趕緊跟著對方上門去維修,維修完已經是晚上了。
每次遇到村民求助,戴宗升總是笑呵呵地上門幫著維修家電,“當年我參軍,家人得到了村民的不少照顧,現在自己懂電工,就要來幫助村民解決一點用電的小問題。 ”
熱血故事
A 為獻血他幾乎戒掉酒
“還記得第一次獻血的場景嗎? ”記者問道。戴宗升說,那是1997年夏天,當時市區出現了用血緊張的情況,隨后市中心血站向社會發出號召,動員市民無償獻血。在大麥島村委工作的戴宗升得知此事后,第一個報名參加無償獻血。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偷偷地跑到了市中心血站獻了200毫升血。
三四天后,血站的工作人員給戴宗升打電話:“戴師傅,告訴你個好消息,你是RH陰性血,也就是比較稀有的‘熊貓血’,我們要把你的信息錄到信息庫,以后有需求,你能來獻血嗎? ”“以后只要需要我去獻血,隨叫隨到! ”戴宗升連想也沒有想,當場就答應了。
為了這句承諾,戴宗升堅持無償獻血21年。“我以前喜歡哈點酒,聽醫生說,哈酒后就不能獻血了。為了讓血液質量優質,能夠及時提供應急血液,從第一次獻血后,我基本上戒酒了,除了極個別特殊的情況外,我平時不哈酒。 ”戴宗升說。
B 獻血救急隨叫隨到
2008年奧帆賽期間,有位外國游客突發疾病被送到醫院搶救,當時急需輸送“熊貓血”,接到通知,戴宗升迅速趕到了中心血站獻血。 2012年冬天一天深夜11時許,有位產婦出現大出血,需要輸送“熊貓血”。戴宗升半夜里接到求助電話后,起床后出門打車直奔市中心血站。“病人家屬非要給我6000塊錢感謝我,我跟他說我是無償獻血,這錢絕不能要。 ”戴宗升說。
2016年2月17日,戴宗升外出串門,在出租車上聽到廣播說有一個小男孩病危,急需用血,他趕緊叫出租車司機調轉車頭,趕去市中心血站獻血。
戴宗升告訴早報記者,當時無償獻血的市民不多,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說,那時候RH陰性血的比例是十萬分之一,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無償獻血,現在這個比例已經降到萬分之一了。
C 把獻血當成生日禮物
“今天是我的生日,請讓我來獻最后一次血,作為我的生日禮物吧。 ”在戴宗升60歲生日這天,他早早地趕到了市中心血站,獻出了200毫升鮮血。看到這位“熊貓血”志愿者再次來到血站,現場的工作人員為戴宗升送上鮮花,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陪著他度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
“我覺得通過獻血來挽救別人的生命,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在現場,戴宗升對工作人員說,自己到了退休的年齡了,盡管以后不能再獻血了,但是只要有需要自己的地方,他一定不會推辭。
在社區中,戴宗升成為無償獻血的宣傳者,他還給社區的年輕人宣傳無償獻血的好處。戴宗升所在的大麥島社區從社區書記、主任到居民,近幾年來已經多次到市中心血站集體獻血。
戴宗升說,從1997年到2018年,21年來,他總共獻血19次,獻血小板4次,累計獻血14000毫升,相當于人體正常血量的3.5倍。
2009年戴宗升獲得青島市無償獻血奉獻獎,還獲得獻血銀獎、青島市最美獻血人、最美獻血者、最美終身榮譽者等稱號,2018年被嶗山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10月份獲評青島市文明市民。
D 平日里就是個熱心腸
其實,不光是無償獻血,平日里的戴宗升也是熱心腸。 2014年一天清晨,他上山取礦泉水,路過海口路時看到有一個古力蓋子被車輛碾壓后滾到馬路邊了。戴宗升撂下水桶,趕緊把古力蓋子滾到了古力井口處,過往的司機看到后,紛紛從車內伸出大拇指為戴宗升點贊。
2015年夏天晚上9點半左右,5號樓的二樓平臺有人晾曬了一床被子,結果被煙頭點燃了。 “起火啦”,正在樓下和鄰居聊天的戴宗升聽到呼喊后,招呼大家前去救火。看到那床被子靠近燃氣管道,他急忙跑到三樓挨家挨戶敲門,告訴大家“著火了”。所幸經過20多分鐘的搶救,著火的被子被迅速撲滅了。
今年年初,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戴宗升主動請戰,向社區書記、主任提交了請戰書,要求參與社區防疫工作。從大年初二開始,戴宗升每天都會堅守在小區門口,每天執勤6個小時。即便是年初的大雪天,他也站在小區門口,核查進出小區的人員的信息。
這位有著42年黨齡的老兵,以軍人的錚錚鐵骨、堅韌不拔,風雨無阻,為一方居民守護一片天空。戴宗升說:“我是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在困難時期逆行而上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通訊員 王金利 田杰)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