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0日訊 青島作為全國最嚴重的缺水城市之一,每到深秋初冬,便是河流干枯的季節,許多河道水流減少、斷流,甚至河床裸露。但位于西海岸新區的幾條主要河道包括風河、相公山河在內,卻依然是水豐草綠,河面清如平鏡,白鷺飛翔。原來,這都是得益于中水的回用。

據介紹,中水也稱再生水,是污水經過深度處理后,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近年來,為減少連年降水偏少帶來的不利影響,節省淡水資源,打造清水長流,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水務有限公司把眼光瞄向了污水的深度處理回用,采用納濾、超濾工藝,積極進行普通中水和精制中水生產,形成每天精制中水1.5萬立方米、普通中水5萬立方米的生產規模。
生產的精制中水主要用于供熱和工業用水,普通中水除用于道路灑掃、綠化、觀景用途外,每年向河道回灌400余萬立方米?!爸兴耐茝V利用節省了大量的淡水資源,也改善了城區的環境,使得城區的河道、濕地環境更加優美。”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水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