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什么?
孤獨是斷線的風箏,飄飄蕩蕩,無家可歸。
孤獨是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孤獨是家有廚房,卻沒一口熱飯。
幸福是什么?
它很簡單,簡單到就只有9個字:有家回,有人等,有飯吃。

01.有家回,那是不變的歸宿
想到羅永浩,在接受《人物》采訪時,他曾提及自己和太太的故事,我覺得很感人。
他這一生,可謂是驚心動魄。
欠下6個億的債務后,被法院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
從富翁到負翁,幾乎是一夜之間,而那成了他生命當中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時隔兩年,他能從泥潭里走出來,到今天,償還完將近4億的債務。
用他的話來說,這一切離不開他的太太——
我最差的時候,有家,家里有我老婆,這太重要了。
我有很多中年婚姻不太好的朋友,他們真的完全沒有排解渠道,就只能抓著朋友喝酒。
但我很清楚,抓著朋友喝酒解決不了回家以后的孤獨,我能陪他到幾點呢,我總不能陪他睡覺吧。
我只能陪他到兩點、三點,喝完酒回去了。
3點到天亮那段時間,他只能自己一個人睜著眼睛就那么硬生生地挺過來。
但是我不一樣,我到家有我老婆。
只要跟我老婆聊上幾句,再一塊兒睡著,我就覺得什么都不是問題。
聞著那股熟悉的味,哪怕是頭發絲的味,我就幾乎感覺到我在吸入一個治療性的藥劑。
不論在外面遇到了多大的坎,無論心靈生了一場多大的病,
回到家,都有個能醫你的人,說實話,這種狀態,真的令人羨慕。
風雪夜歸人,照映來時路。
沒人不向往家門前的那盞燈——
人無論到了多大年紀,賺下多少財富,坐擁多少名利,到頭來不變的歸宿,還是家。
為什么?因為有家可回的人,就像帆船有了錨。
而無家可歸的人,就像風箏斷了線,空蕩蕩的房子里,再也沒有誰會惦記著他的歸期。

02.有人等,那是最深的眷戀
想到爸爸和媽媽。
小時候,爸爸開貨車,常常在清早出門,直到深夜才回家。
我那時不過七八歲,總是等不到爸爸回家,就沉沉睡去,臨睡前看到的畫面,便是媽媽開著一盞小夜燈,坐在床頭,一邊織毛衣,一邊等爸爸。
十多年過去,那個畫面一直停留在我心中,成了他們恩愛的印記。
等爸爸回家的媽媽,守候的心是那么溫柔。
在路上奔波的爸爸,回家的心是那么迫切。
也有過那么一兩次,趁著周末,爸爸帶我一塊兒出去工作。
路過朋友家,常常有叔叔吆喝著,要留爸爸吃晚飯。
爸爸都說:“下回,今天有事。”
然而爸爸的下回,從來都沒有兌現。
他總是買了菜,就匆匆忙忙地回家,理由是不能讓媽媽等太久。
我想,對爸爸來說,媽媽就是他平淡生活里的不能辜負,尋常日子里的溫暖歸宿吧!

03.有飯吃,那是溫暖的守候
紅塵俗世的滋味,其實就是煙火氣。
是一碗面,是一壺湯,是爐子上的熱氣,是砂鍋里的沸騰。
在外面待久了,真的羨慕那種臨近夜幕時分,便匆匆趕路,只為回家吃上一口熱乎飯的人。
就像同事喵喵。
當我們流連于外賣的時候,喵喵每天就像只快樂的小鳥一樣,一下班就撲棱撲棱飛走了。
以前還不理解,后來熟悉了以后,隨喵喵回家吃過一兩次飯,才理解了喵喵歸家心切的原因——
在暖黃的燈光下,廚房里鍋碗瓢盆響動。
爸爸媽媽一邊做菜一邊熱烘烘地聊天,等待歸家的女兒,就像等待歸巢的鳥兒,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一邊翹首以盼,一邊麻利地把各色湯湯水水,還有家常小菜搬上桌,奶白鮮嫩的是魚湯,金黃酥脆的是雞翅……
那樣其樂融融的場景,再加上香氣撲鼻的飯菜,讓冬夜也平添暖色,或許平凡,但令人心安。

想到他們說的:
你想知道一家人日子過得好不好,只要看看這家人的廚房就好;
你想知道兩口子婚姻過得還不好,同樣看看這兩人的廚房就好。
深以為然。
廚房冷冷清清的,日子勢必也過得冷冰冰的;廚房熱熱鬧鬧的,日子勢必就過得熱騰騰的。
當食物融進了感情,當玫瑰寫滿了深情,一舉一動,皆是安慰。
所謂簡簡單單的小確幸,實實在在的小溫暖,便是這般吧?

說到底,幸福并不復雜,余生并不貪婪。
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
漂泊千里萬里之后,還能回家,因為家才是不變的歸宿。
不論多早多晚到家,都有人等,因為人才是最深的眷戀。
就算風里雨里走過,也有飯吃,因為飯才是溫暖的守候。
有家身就暖了,有人心就暖了,有飯胃就暖了!
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你生活中有哪些小確幸可以和大家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