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游于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
因為,獨處可以讓一個人的精神得到減負,讓心靈和自我重新回歸,更能讓靈魂得到升華。
01
獨處,是精神的減負
人們總花很多的時間去進行無用的社交,或者給自己安排滿滿的忙碌行程。
其實,很多時候是在害怕,如果不那么做就可能會失去什么。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之下,我們很容易就越活越迷茫。
梭羅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下,他越是富有。”
能在自己的獨處時間里,放下一切喧囂和繁華的人,至少在精神上,他必定是真正的富有。
著名的影視演員陳道明,明明聲名遠揚受到四處追捧,可他卻偏愛獨處。
他在一次采訪時說:“獨處是一種美德,可以讓人內心得到凈化。”
越是不在意得失的人,層次便越高,他們善于獨處,遠離人群時,也一樣是讓別人望塵莫及的模樣。

02
獨處,是心靈的回歸
網上曾流傳一個小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而你的柴呢?
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那樣的一個階段,以為融入別人的世界,是自己內心里的本能。
而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后,卻發現獨處才更是心底里的渴求。
人們總寧愿去參加很多說不清意義的活動,卻不愿意一個人獨處。
當狂歡的人群散去之后,心里剩下的卻是無盡的落寞和冷清。
怎么讓那個獨處時的自己,也真的淡然安定?這是一項需要努力的修行。
人到了一定階段,總會清楚自己的喜惡,喜歡就盡情享受,討厭就一點不做。
不必在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時別人投來的異樣目光。
其實,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而獨處是我們每一個人最該享受的清歡。
把自己安頓好,反而能安靜而輕盈,可以讓我們找回內在的力量,回歸自我,回到最本真的生活。

03
獨處,是靈魂的升華
楊絳曾說:“人這一生,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
她與錢鐘書先生,常常同居一屋卻各自讀著自己的書,研究自己的學問。
在她看來,只有不斷地在獨處中找到自己,才是人生中的大事。
獨處對于這位看透世事的老人來說,是一種與世界交手的形式。
獨處不是孤獨,而是一種選擇。
雖不熱鬧,但是它充滿智慧,是每個人自發認識自己最好的途徑。
在獨處的時間里,認真踏實地做好當下的事,不迷失過去,也不驚恐于將來。
也不要著急讓生活給予你所有的答案,留一點耐心,那些美好總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盛裝蒞臨。
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
只有在獨處時,你才會更加篤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一個人獨處時,你最喜歡做什么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