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2月2日11版
市民留言板
盡快建設5G融合應用先導區
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5G產業快速發展,但也遇到一些發展瓶頸,如5G基站建設成本高、難度大;基站選址建設受阻等。目前青島“5G”產業賦能成效尚不顯著,產業鏈沒有形成規模聚集效應。建議在統籌各方資源,降低5G基站建設和運營成本的同時,盡快建設5G融合應用先導區,在稅收、補貼、人才等方面出臺更加明確的針對性產業政策,選擇優勢行業和特色產業,積極推進5G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融合發展,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同時對本地領軍企業進行梳理和重點扶持,并有針對性地招引一批5G行業領軍企業,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加快產業鏈聚集,形成在全省、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產業領先。
市政協常委 陳會東
助力航運物流產業突破發展
作為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等與海洋密切相關的城市,青島航運物流企業和人才仍需大力發展。建議借鑒深圳前海自貿區和廣州南沙自貿片區航運方面的經驗,鼓勵和扶持航運和物流服務企業在西海岸新區落戶、積極引進航運物流高端管理運營人才、推進青島建立航運交易平臺。同時,盡快設立國際海員培訓獎、外派獎和扶持基金,并對航運物流高端專業人才的落戶給予相關扶持政策,推進現代海洋、國際貿易和航運物流的突破發展。
市政協常委 劉學剛
規范訴前調解保護當事人訴權
訴前調解程序可以更加便捷、靈活、高效地解決民事糾紛,有利于優化司法資源配置,促進司法審判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建議,首先努力保障當事人對糾紛解決方式的自主選擇權,其次,希望法院嚴格遵守訴前調解的時限規定;此外,進一步強化專業人員配備,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訴前調解質量,不斷完善和規范訴前調解制度,以使其充分發揮化解民事糾紛的作用。
市政協委員 宋巖
構建“互聯網+”人才服務網絡
全面用好用足人才政策,聚焦產業人才、青年人才和海外人才,探索重點領域人才政策,是區域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議青島加快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打造“互聯網+”人才服務網絡,構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體系和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同時,進一步健全人才服務體系,提升人才在青島的感受度,并繼續加大人才安居力度,實施人才暖心工程,全面關注人才身心健康,讓人才在青島安居樂業。
網友 樂在其中
盡快建立民營經濟發展“思想庫”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背景下,我市民營市場主體、民間投資、民營進出口等多項指標逆勢增長,顯示出整體反彈的強力態勢,但民營經濟發展依然存在發展桎梏。建議我市學習上海,盡快建立由重點產業領域知名民營企業家和研究民營經濟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等組成的民營經濟發展“思想庫”和“智囊團”,為青島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戰略性、綜合性、前瞻性咨詢;同時,讓更多民營企業主參與政策制訂,對青島重大涉企政策制訂發表意見;反映民營經濟發展動態、民營企業重大訴求和共性問題,進一步健全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機制,保護和激發民營企業活力。
網友 昨日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