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8日5版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袁波:山東港口要謀劃RCEP區域貿易航線網絡化布局
RCEP,更開放的未來
人物小傳
袁波: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專長和研究領域為東南亞經貿、區域經濟合作。

核心觀點
RCEP將形成一個更加開放繁榮的區域大市場,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形成,加速中日韓貿易投資的增長。中國建設面向全球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網絡,RCEP協定只是一個起步,要對標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更高標準規則。
11月15日,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宣告誕生——由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15個成員國,歷經8年談判磋商,順利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協定的簽署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信心和力量,更為我國促進經貿合作、推動開放與發展提供了新空間。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航運50人論壇”走進山東港口活動中,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袁波解讀了RCEP的主要亮點,并闡述了RCEP協定簽署為港口帶來的新機遇。
開放度在WTO和CPTPP之間
RCEP協定由序言、20個章節、4個市場準入承諾表附件組成,架構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一是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貿易救濟等),二是服務貿易(金融服務、電信服務、自然人臨時移動),三是投資,四是其他規則領域(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中小企業等)。
從貨物貿易來看,RCEP核心是區域15個成員實現90%以上貨物貿易的開放,但事實上15個成員之間的貨物貿易降稅表很復雜,大體上分成四組模式。最簡單的是新加坡,協定生效對所有成員馬上開放。第二組,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7個成員,對區域成員一視同仁適用統一的關稅承諾表。第三組,日本、泰國、菲律賓對區域內成員適用一張關稅承諾表,但其中對個別國家有特別安排。第四組,中國、韓國、印尼、越南是比較復雜的模式,對區域不同成員適用不同的關稅承諾表。
在服務貿易上,RCEP是正面清單+負面清單混合的開放模式。8個國家是正面清單,其中包括中國,中國將在6年內轉化成負面清單的開放模式。負面清單開放的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尼。從中國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來看,RCEP比WTO開放水平更高。比如,不限制境外消費和商業存在,取消海運服務中方任命董事會主席和總經理,新增公路客運服務,允許外商獨資。整體上來看,中國在服務貿易領域作了較高的開放承諾,包括金融、養老、房地產等方面都有一些新增的開放,同時還鎖定了一些未來進一步自由化的領域。另外RCEP還有一個自然人移動的章節,擴大了承諾的人員類別,比如允許安裝和服務人員的類別,經理和高管的隨行配偶和家屬,這也是協定的一個亮點。
在投資上,中國是兩張負面清單,基本涵蓋了敏感領域,負面清單一是對現有開放措施的一個保留,二就是保留未來可以再出新的限制措施的權利。RCEP涵蓋的領域基本沒有超出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開放的程度,但自貿試驗區的改革措施是自主的,如果覺得措施有風險可以收回,但是RCEP進行了承諾,給了外資好的保障,讓它們知道這些領域的開放是不會撤回的。這是自貿協定的開放和自貿試驗區自主開放的一個區別。
在規則領域,RCEP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制訂了很多新規則,比如擴大對商標的認定范圍、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的刑事處罰力度,這些之前中國都沒有在自貿協定中承諾過,這也表明中國未來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推進創新創業發展的思路。RCEP還提出禁止將計算設施的本地化作為企業投資的條件,同時允許企業跨境數據的自由流動,這也是中國作出的一個很大的開放承諾。
對港口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對港口發展而言,RCEP既帶來發展機遇,又帶來新的挑戰。
RCEP將形成一個更加開放繁榮的區域大市場。RCEP確定諸多規則的目的就是降低貨物貿易關稅和非關稅的壁壘,放開投資以及服務的市場準入,同時讓企業能夠更加公平公正、不受歧視地在一個國家進行投資,并且得到必要的投資保護。據預測,到2025年,RCEP將使成員國的出口增長10%以上,到2030年將為本地區GDP增長貢獻約0.2個百分點。從電子商務規則來看,整個協定偏向于鼓勵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區域類的跨境貿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貿易投資增長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相關區域的港口,這是一個最大的發展機遇。
RCEP將促進區域產業鏈和供應鏈網絡形成。統一的經貿規則體系,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使得企業能夠自由地在RCEP區域內進行原材料采購和生產銷售,進一步降低企業的成本;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將促進中高端制造業和創新產業發展。
RCEP將進一步促進中日韓貿易投資的增長,尤其是中日、日韓之間首次建立自貿協定聯系。對于山東港口來說,有利于發揮對日韓和東盟合作優勢,在做強港口、航運等主業的同時,積極拓展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
同時,RCEP在規則領域提出更高標準要求。快速通關、風險管理、透明度等貿易便利化規則,對港口的自動化、電子化等提出新要求。知識產權執法領域的高標準,對貿易、投資等相關業務提出新要求。競爭章節有關公平競爭的要求,要求政府監管更加公平、程序更加透明,對國有企業也形成一定約束。
RCEP還將形成對10+5區域的投資合作熱潮。中國本土面臨更加激烈的外部競爭;在越南、泰國、印尼等投資集中的東盟國家,中企投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國內港口面臨同質化的內部競爭。
港口未來如何應對?第一,需要提前謀劃RCEP區域貿易航線網絡化布局。在RCEP區域航線里,中日韓都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但是東盟國家內部之間的航線還有一些缺口和空白,尤其是港航基礎設施方面滯后于中日韓。第二,區域協同和資源整合,提高港口一體化水平和輻射能力。第三,提高多式聯運水平,進一步降低物流綜合成本。第四,重視智慧港口和綠色港口建設。最后,在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國有企業、勞工等敏感領域對標CPTPP等高標準規則,進一步加大企業對外投資的合規經營來減少風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