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近日發布了一則重要提醒: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警方表示,你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可能就會盜取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通訊錄、照片、視頻等等。
看到這一提醒后,網友紛紛表示“虎軀一震”:怎么到處都是坑?如今,使用共享充電寶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比如,在青島,人們逛商場時,在飯店就餐時,在電影院看電影時,都難免會出現手機沒電的情況,共享充電寶正好可解燃眉之急。然而現在,居然連共享充電寶里也可能有木馬,這不啻于當頭一記悶棍。
應該說,相關部門的提醒是及時而必要的,讓民眾多一分警惕也就能少一點中招。據報道,使用被植入木馬的共享充電寶后果很嚴重。而這些可能存在木馬的充電寶主要來源于三個地方:一是商場里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里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換句話說,這幾乎涵蓋了絕大部分的共享充電寶。可問題在于,即便用戶警惕了,那又能怎樣?還有什么其他更穩妥、更安全的選擇嗎?
就現在看來,曾經一度如火如荼的“共享經濟”已然落英繽紛。在剩余不多的行業里面,共享充電寶堪稱翹楚。不久前,很多共享充電寶企業悄然漲價,還引發了一些口水。有人質疑:這是企業培養出使用習慣之后,就開始“收割”了嗎?可如今,還沒“收割”多久,木馬恐慌就已經來襲。假如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用戶似乎只能被迫抑制這種新培養出來的需求,選擇隨身攜帶移動電源。于是,這兩天“共享充電寶會翻車嗎”又成了熱門話題。
在筆者看來,共享充電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希望它能生存并健康發展下去。即便出現漲價問題,也該交給市場來解決,讓消費者自由選擇。而就目前看來,其生存空間顯然不能只靠消費者的過度包容。因為在今天,手機集納了身份識別、金融等眾多功能,沒有誰敢以“機”犯險。
當下,共享充電寶企業需要充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加強管理,及時對自己品牌下的充電寶進行排查,確保能夠安全使用。必須認清形勢:這不是用戶求你們的,而是事關你們企業的生死存亡,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否則,一個負面新聞,就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對于相關部門來說,也不能光讓大眾提高警惕,還必須加大查處力度,既要對市面上的共享充電寶進行檢查,也要對違法違規人員予以嚴懲。該處罰的要處罰,該追究刑責的就要果斷追究。假如出現不法充電寶企業跟犯罪分子合謀,通過植入木馬來坑害消費者,更要迅速行動,使其付出不可承受之代價。
多管齊下,人們才能繼續放心使用共享充電寶,而共享充電寶行業也才能避免“翻車”。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