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8月13日訊 近日,平度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宏業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增進民生福祉 共建幸福平度”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主持人:教育是民生之基。今年,平度市在完善教育設施、促進教育公平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張宏業:好的,主持人。今年以來,我們圍繞教育資源配置、學位供給保障、辦學條件改善等方面下大力氣,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優化布局,不斷夯實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一是推動高教職教協同發展。青島農業大學、恒星科技學院先后在平度設立校區,目前培養了4萬多名在校生,為平度厚植了人才儲備。揚帆職業學校今年春天投入使用,技師學院擴容升級項目即將竣工,特別是堅持了36年,持續推動德國“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本地化發展,構建起特色鮮明的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累計培養2萬多名專業技能人才。在此基礎上,我們依托高教與職教協同發展的良好勢頭,創新建立“政、校、企、社”四方合作機制,推動恒星科技學院、青島農業大學與海信等本地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
二是推動教育改革持續深化。推進“一長多校”等辦學模式,實行“優質園+薄弱園”等幼兒園聯盟辦園辦法,調整重組31個教育集團,覆蓋全市109所學校、惠及12.8萬名學生,剛才提到,今年我們同時順利通過了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評估認定。同時,實施高中階段學校特色發展計劃,確定了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及橄欖球、美術等特色發展方向,像我們華僑中學男子橄欖球隊實現全國七連冠。
三是推動重點學校加快建設。今年平度新建6所小學和幼兒園,其中紅旗路、海信城幼兒園已經開園,學府里、越秀幼兒園也都順利竣工,特別是家長們關注的威海路學校和廣州路小學北校區,都將在今年秋季學期正式招生開學,其中廣州路小學北校區規劃24個班、威海路學校規劃36個班,合計提供2700個優質學位,可以有效緩解城區東部和南部的小學招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