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才港局部鳥瞰圖 來源:煙臺日報
“對入駐機構,給予最高500平方米、連續5年的房租補助,前3年補貼100%,后2年補貼50%……”日前,記者從煙臺開發區人力資源服務業扶持政策及自貿區煙臺片區國際人才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服務于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自貿區國際人才港將于10月底建成投用。該區以國際人才港為載體,出臺《關于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鼓勵7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打造閉環式人資服務高地。
“人力資源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門類和協同發展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我們要搶抓自貿新機遇,進一步完善自貿區國際人才港管理服務機制,提升產業政策的扶持力度。”煙臺開發區人社局副局長段玉明介紹,近年來,開發區高度重視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但仍然存在與經濟體量、產業實力、就業規模不匹配等短板。
此次出臺的《措施》針對發展弱項,涵蓋設立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鼓勵知名機構落戶、扶持培育企業發展、鼓勵開展招才引智四個方面,公布了14條具體內容,加強扶持力度,推動行業提檔升級。
“措施明確了重點招引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強、大中華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品牌50強。其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獨立法人)落戶滿一年后,可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的資金獎勵。”段玉明說,目前開發區人資行業的要素市場、營商環境、行業秩序等已達到一定高度,下步將通過10月底建成的自貿區國際人才港,吸引集聚知名人力資源機構、細分領域領軍企業、本土骨干等7類機構入駐,使行業整體提升,不斷釋放市場空間。
企業入駐后,如何扶持培育?記者在措施中看到,機構入駐次年起,視其發展,給予連續5年的獎勵。對承辦符合需求的行業交流、培訓等活動,給予20%、不超過10萬元的資金補助。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省知名品牌(服務)或省優質品牌(服務),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資金獎勵。鼓勵人資機構到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推動開發區政務服務、人才服務等事項向人資機構開放。指導開發區內人資機構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扶持,根據層次,每家可獲得最高20萬元和10萬元的上級專項獎補。
“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服務好區內企業。而在整個人資產業高地的閉環中,我們有一個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段玉明說,開發區現有市場主體5萬多家,工業企業近3千家,每年人力資源需求5萬余人,這種增量需求也給人資機構的發展提供一個雙向平臺。
措施明確,鼓勵開發區內用人單位通過區內人資機構獵聘高級管理、技術研發等緊缺人才,從區外引進年薪50萬元以上高端人才,工作滿一年以上且繳納社會保險的,將給予中介費5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萬元,每家企業每年不超過20萬元。引進符合條件“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來開發區就業,按照每人500元給予機構引進獎勵,每家機構年獎勵不超過10萬元。對重點用工企業解決基礎人力,年度內輸送符合條件人員達到500人以上的,按照每人200元獎勵,每家機構年獎勵不超過30萬元。(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聰 劉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