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離正式開學沒多長時間了。不少老父親老母親心情激動:家里的小魔頭終于又可以送進學校加以管束了。在近兩個月的暑假中,孩子們脫離以往的生活節奏,徹底放松,讓他們一開學馬上就進入到正常學習狀態當中去,顯然不太可能。有些家長也發現了,以往孩子剛開學時容易出現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等情況,這其實是一種“開學綜合征”。中學生因為年齡的關系,自制力加強,“癥狀”會相對輕一點,小學生的“開學綜合征”往往比較明顯。要想讓孩子一開學就有個精氣神飽滿的好狀態,家長們需要幫孩子打好一場收心戰。
【家長這樣做】
調整生物鐘營造儀式感
青島太平路小學的劉名萱老師,既是學校的數學老師,也是三年級二班班主任,工作這些年在學生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告訴記者,在幫孩子收心這事上,家長們還真得提前下功夫。
“家長要做的第一點,就是近期要在家里營造一種開學氛圍,給孩子一種儀式感。 ”劉名萱建議,原來孩子每天上學期間要干的事、遵循的時間表,要按部就班“演練”起來,家長們可以幫孩子列列學習計劃,慢慢引導孩子走上正軌。
有了氛圍,還得講究具體的方法。有些家長心情比較急切,可能想著孩子如果能一天就把心完全收回來就好了,這顯然不現實。劉名萱說,家長在幫助孩子收心期間,自己先要有耐心,應做好良性溝通,允許孩子慢慢來。以調整生物鐘為例,很多孩子假期賴床,可以每天把起床時間提前一點,而不是馬上就強制孩子必須在幾點起床。在學習方面,則可以通過親子閱讀等方式幫著孩子提前預習一下新課。
換老師要提前打“預防針”
每個新學期,各學校都可能存在換班主任、換任課老師的情況。劉名萱說,家長可以提前就換老師的事跟孩子溝通一下,比如問問孩子如果遇到了新老師,你會怎么辦?幫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一旦開學真的碰到了新老師,孩子就不至于很慌亂。
另外,劉名萱還提到,一些家長一想到開學又要恢復到每天接送、看著孩子寫作業的狀態,可能就會有一種焦慮心理,這一點可以理解,但是在孩子面前應該盡量收斂這種情緒,不要讓焦慮影響到孩子。 “家長們其實不用提前考慮太多,老師會根據班級、學生特點做好工作安排,家長們積極跟著老師的步調走,配合工作,就可以了。 ”
【孩子這樣做】
嘗試制定學習計劃
作為收心大作戰的主角,孩子們當然不能只被動等待家長來幫助自己,也要積極行動起來。
“孩子們可以利用開學之前這幾天的時間,自己梳理一下假期作業,最好提前預習一下新教材。 ”劉名萱說,對于三到六年級的孩子而言,完全有能力嘗試著自己列一下新學期學習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新學期小目標,在列計劃定目標的過程中,孩子其實潛意識里就已經有了上學的念頭,開始靜下心來往上學狀態靠攏了。
提前收心的范圍,不能僅僅局限于學習,孩子們自己還應該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孩子們不需要把新學期來臨當成一件很大的事,不要有‘要開學了,我一定要怎樣怎樣’的念頭,這樣可能會增加壓力。 ”劉名萱建議,孩子們就保持一個平和心態,平淡順當地開啟新學期就好了。可以多想想馬上就可以跟好久沒見的好朋友重新在校園相聚了,以便于對開學產生一種向往。
做口算讀英語找狀態
學生以學為本,家長們最盼望的就是孩子能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劉名萱的建議是孩子可以先做做口算題,讀讀英語,也可以提前練字,讀一讀喜歡的書,而且學習時間不用太長,每天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行,讓孩子有一個緩沖期。
除了和書本親密接觸,有些輔助性的工作也可以幫孩子緊一緊開學的弦兒。比如家長完全可以把準備文具的工作交給孩子,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學習用品,給書包上漂亮的書皮,寫好名字。別看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能幫助孩子盡快收心,為開學做好準備。(青報全媒體記者 張琰)
責任編輯:張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