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24日6版
六條地鐵線開通,“軌道上的青島”更“活絡”
——寫在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開通之際
“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美好新征程開啟在即。站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軌道上的青島”迎來“雙線齊發、六線聯動”的規模化組網運營新時代——
24日,地鐵1號線北段(青島北站—東郭莊站)、8號線北段(膠州北站—青島北站)同時通車,這是青島乃至省內地鐵首次雙線同步通車。至此,青島軌道交通線網實現六線聯動,運營車站數量突破100座,達到107座,通車總里程達到246公里,占全省比例超過80%,線網規模有望躋身國內地鐵前十位。

地鐵1號線列車。
兩線同步通車,刷新了地鐵建設的“青島速度”,為國內過海隧道施工樹起了“青島樣板”。以8號線北段為例,僅用三年半時間實現48.3公里地鐵線路開通,在國內巖石隧道地鐵中是沒有過的,相當于將建設工期提前了一年半,創造了國內地鐵建設的最快速度;僅用2年零7個月,國內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地鐵過海隧道在消除了大量重大安全風險源后順利實現“洞通”,泥水盾構實現220米/月掘進速度,這在國內是最快的;僅用32天完成過海隧道5.8公里軌道鋪設,創造行業新標桿。
“通經活絡”暢通城市微循環,“強筋健骨”催生發展新活力。兩條新線通車后,青島地鐵線網一路向北延伸,城陽區、青島高新區、膠州市首次納入地鐵圈,膠州灣北岸一步邁入“雙地鐵時代”,實現與中心城區的快速軌道聯通。1號線北段全程36分鐘左右,8號線北段全程45分鐘左右,“彈指間”抵達,“眨眼間”往返,北岸城區深度融入青島“一小時生活圈”,環膠州灣一體化發展格局再添強勁動能。
這兩條線路通車后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串聯起青島北站、紅島火車站、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汽車北站等大型交通樞紐,通車后可實現高鐵、地鐵、航空、公路等現代化交通要素的全方位換乘,有效服務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和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青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更加凸顯。
地鐵之于城市,不僅僅是公共交通樞紐。當軌道貫穿了一個城市,就如同流淌在城市中的血脈,集聚著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以地鐵為中心點,串聯構筑起一座城市的“價值動脈”,承擔起連接、輸送和帶動的作用,為城市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5年客運量超過5.5億人次——
“行在青島”更方便更溫馨
青島三面環海,山地、海洋形成空間阻隔,長距離出行對機動化要求高,道路交通難以在中心的膠州灣里面建設一個互通互聯的高密度道路網。與城市傳統公共交通工具相比,軌道交通具有運載能力大、速度優勢明顯、準時準點、安全性高、不占用地面空間、降低環境污染等多個優勢,是純粹意義上的低碳環保交通方式。因此,作為全國少有的海灣型城市,青島發展軌道交通的需求尤為緊迫,“建設軌道上的青島”成為打破城市空間結構不利格局、解決擁堵提升出行品質、壓縮出行成本的最佳選擇。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
從2015年年底開通首條線路,到2020年年底開通兩條線路,在即將揮別的“十三五”時期,青島地鐵上演了從無到有,再到多線縱橫聯網運營的歷史性跨越。
2015年12月16日,地鐵3號線北段(從青島北站到雙山站10個車站)載客試運營,通車總里程約12公里。
2016年12月18日,3號線全線通車,青島在我省率先邁進地鐵時代。
2017年12月10日,青島地鐵第二條線路2號線東段開通,并在五四廣場站和李村站與3號線實現換乘,青島地鐵步入雙線換乘新時代,貫通主城區東西南北的地鐵大動脈漸顯雛形。
2018年4月23日,連接主城區和藍谷、即墨的11號線開通,即墨進入青島“1小時交通圈”,青島地鐵開始三線換乘;12月26日,西海岸新區首條地鐵——13號線開通。一年之內,兩條地鐵“雙線齊發”,這在青島歷史上尚屬首次。
2019年12月16日,青島地鐵再次創造歷史,一日喜迎雙線:隨著2號線西段通車,貫穿主城區東西走向的2號線全線貫通;南北縱跨西海岸新區的6號線開工。
2020年12月24日,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同日開通,青島北站成為1、3、8號線的換乘站,成為銜接膠州灣北岸與主城區的關鍵節點。
至此,青島地鐵的通車里程增至246公里,5年間“長”了20多倍!
軌道交通改變城市格局。5年來,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地鐵在城市地上和地下穿行,交通擁堵大大緩解了,人們的出行時間成本壓縮了,出發與抵達之間可以精確到分鐘,生活在城市的幸福宜居指數大大提高了。
據統計,自首條地鐵線路通車以來,青島地鐵總客運量已突破5.5億人次,線網最高日客運量84.88萬人次,日均客運量超過50萬人次,地鐵客運量占城市公共交通比例達16%,極大地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務水平,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行在青島”的方便和溫馨。
隨著線網運能穩固提升,設施設備不斷完善,青島地鐵的服務品質持續優化,達到同行業地鐵同期較高水平,“暢達幸福”服務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提升。青島地鐵以79.65億元的品牌價值首次入選2019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
城陽、膠州開啟“地鐵元年”——
區域經濟發展打開更大想象空間
城市空間的拓展,產業格局的躍進,背后都離不開交通要素的驅動。
3號線連接南北,2號線橫貫東西,11號線延伸到即墨,13號線貫穿西海岸,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輻射城陽、膠州……自首條線路通車以來,青島地鐵一步步跳出主城區,與城市空間的拓展“同頻共振”。
如今,在全域發展的新語境下,膠州灣北岸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膠州灣北岸不僅肩負著青島貫通南北、聯通東西的發展使命,也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支點和連接點。放眼長遠,1號線、8號線北段的雙線齊發,給膠州灣北岸城區帶來的將不僅僅是交通便捷,還有大青島城市發展空間框架的再次拓展。
城陽位于膠州灣北岸核心區,是青島的地理中心,“內聯外通”的區位交通優勢十分突出。經過多年建設,該區域機場、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構建起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由“北大門”逐漸升級為綜合交通集聚和輻射中心。地鐵1號線在城陽轄區共設仙家寨(汽車北站)、流亭站等8個車站,串聯了流亭機場組團、城陽主城區及農大組團,是打通城陽區連接主城區的南北方向快速軌道交通骨干線路。地鐵8號線城陽轄區共設大澗站、紅島火車站等7座站點,不僅是連接城陽至膠東機場的通勤快線,也是破解高新區交通瓶頸的重要引擎。
去年,隨著青島功能區改革,城陽區與青島高新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成為發展共同體。近期,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又劃歸城陽,正與青島環海經濟開發區同步改革。“四大功能區布局城陽,蘊含著山東省委、青島市委的深刻戰略考量。城陽正勇擔新使命,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雙地鐵’為城陽區打通交通壁壘、構建開放格局、建設‘創業之城’帶來了重大機遇。”城陽區副區長李明鋼表示,區內軌道“小經絡”成網,區外交通“大動脈”打通,既疏通了膠州灣北岸區域內部的交通脈絡,又更加緊密了北岸與東岸主城之間的經濟聯系與產業聯動。在地鐵紅利的加持之下,城陽區和四個功能區之間的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得以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起來,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更大范圍的協同共進。
通達的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和脊梁,交通暢通會帶來產業聯通、經濟融通。
地鐵8號線紅島轄區內設有大洋站、紅島科技館(方特)站、觀濤站。8號線的開通,位于北岸城區的紅島第一次納入青島軌道交通網絡,快速融入青島“一小時生活圈”,區域吸引力大大提升。“紅島匯”科創中心產業園與紅島科技館(方特)站近在咫尺。目前產業園已引入企業136家,投資公司17家,總注冊資本超過14億元;中鐵十四局青島總部、高實雅苑等項目已開工建設。“地鐵8號線是紅島居民大力支持、十分期待的項目,將為紅島打開一扇新的機遇之窗。”城陽區紅島街道城市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孔興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有了地鐵,“紅島匯”科創中心產業園將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有望吸引更多人才和企業扎根發展。同時為轄區內的青云宮、韓家民俗村、西大洋石船廣場、宿流黃瀾海韻苑等漁鹽特色景點帶來更多客源,拉動文旅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未來,隨著地鐵網絡、高鐵站、空港交通觸達紅島,“立體、便捷、通達”的大交通格局持續形成,將進一步加強產業的集聚能力和對人才的吸引力度,為紅島區域發展蓄勢賦能。

試乘期間,地鐵8號線車廂內熙熙攘攘。
風馳電掣的地鐵,為沿線景區的發展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華強集團投資建設的主題公園項目——青島方特夢幻王國是落子紅島的第一個旅游項目。自2011年7月試營業以來,營業收入連續每年增幅達到10%到20%。“8號線通車,一下子打開了景區的視野。”青島方特夢幻王國營銷總監周斌表示,搭乘地鐵紅利,目前景區正在籌備新添更多項目,計劃增加花車巡游和曾獲國際大獎的舞臺演出,給市民和游客更多驚喜。明年,方特二期“熊出沒動漫谷項目”將破土動工,預計2023年建成開放。屆時,對整個紅島片區乃至全青島的旅游格局提升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地鐵8號線是主城區前往膠東機場的一條軌道交通快線,待膠東機場明年轉場運營后將承擔起機場客流快速集疏運的使命。對膠州而言,這條快線將膠州拉入了青島“1小時生活圈”,膠州與主城區的交通往來實現風雨無阻,全面融入大青島再增一條更快捷、經濟的新通道。地鐵8號線在膠州境內共設有膠州北站、膠東機場站(暫未開通)、膠東站3個站點。“膠州居民乘坐8號線可以快速到達青島北站,然后換乘1號線、3號線前往青島其他區域。”膠州市交通運輸局基建規劃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緒清說,從膠州北站到青島北站,同樣的距離,原本70分鐘的車程,現在乘地鐵僅需45分鐘,大大節省了出行時間。

地鐵8號線膠州北站。 劉 棟 攝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這條機場快線承載的價值卻并不止于此。膠州疊加國家戰略、資源稟賦和區位交通等多個優勢,向更高層級發展躍升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這里有上合示范區之國之重任,有國家級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有運行等級最高的4F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當前,正在全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現代化上合新區。“地鐵8號線開通,凸顯放大了膠州的交通區位優勢,為膠州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膠州市副市長李寶帥滿懷憧憬地說,不久的將來,隨著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營,膠州市將闊步邁進高鐵時代、地鐵時代、空港時代,構建起集航空、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于一體的“全通型”快捷暢達的綜合交通體系,成為膠東半島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中的門戶樞紐地位更加凸顯,擔當起膠州灣頂部核心增長極的光榮使命,在青島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標上海、深圳等頭排地鐵城市——
“軌道上的青島”加速奮進趕超
兩條新線開通后,青島地鐵通車里程增至246公里,排名有望進位至全國十強。在建線路有1號線南段、4號線、8號線南段、6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工程調整(輪渡站—泰山路站段),在建里程約118公里。其中,1號線南段力爭明年通車。8號線南段正在加緊建設,開通時間需根據后續施工進展確定。
展望未來,在城市競爭的賽道上,青島正錨定上海、深圳等標桿城市,加速構建“軌道上的青島”,著力打造基于軌道交通網絡節點和廊道集聚式發展的高效型城市格局。
“站在未來看現在,為更好支撐城市空間發展,軌道交通的建設強度還應強化。隨著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青島軌道交通線網格局加速充盈,讓處于創業期的青島地鐵追趕先進的底氣更足,更有信心。”青島地鐵集團董事長張建剛說,“十四五”時期,青島地鐵將以交通強國戰略為指引,搶抓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機遇,加快構建建設、運營、開發、經營“四位一體”的發展生態圈,全面加快線路建設,構建起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網絡,更好地服務青島城市發展戰略,做引領青島高質量發展的城市運營商。
六線聯動之后,青島軌道交通線網將持續加密。青島地鐵將結合青島市2035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按照“快線搭骨干,普線織肌理”的理念,開展城市軌道交通新版線網規劃修編,構建規模超20條線、總長超100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對城市空間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同時,大力推進三期建設規劃編制上報工作。力爭到“十四五”末,運營線路達到9條、運營里程360多公里,日均客運量達到200多萬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總量四成以上。
產城融合將邁出更大步子。建地鐵就是建城市,經營地鐵也是經營城市。青島地鐵將以軌道交通線網為平臺,集聚各類創新創業要素,面向更大市場空間優化配置資源,按照TOD理念(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進行精細化城市設計,邁出更大的產城融合發展步伐,同步規劃、選址、設計一體化建設地鐵站場段綜合體,以車輛基地、站點的復合開發實現交通、商業、辦公、居住、休閑為一體的混合功能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發展,重塑城市肌理。同時,深入拓寬地鐵經營產業鏈,利用場景和市場為城市招商引資,爭取“建好一條線,帶動一個產業”,加快推動城陽、即墨、西海岸三大產業園項目落地,加快產業導入,發揮軌道交通產業引領作用。
以速度換空間,以空間換資源。站在“雙線齊發、六線聯動、成網運營”的新起點上,軌道上的這座“青春之島”正活力奔涌,向著城市發展的更高能級加速躍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