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迎來通車,在縮短不同區域時空距離的同時,也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段、北段:青島地鐵新開兩線

■膠東站是青島地鐵8號線唯一一座高架車站,站內乘客絡繹不絕。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建成通車,青島軌道交通線網跳出主城區,向地處膠州灣北岸的城陽、膠州輻射延伸。六線聯動之后,膠州灣北岸與主城區實現快速軌道連通,時空距離再次縮短,分布在北岸的新機場、火車站、商圈、學校、居民區等與東岸主城區快速串聯,為城市經濟發展、區域功能再造帶來新引擎,注入新活力。
8號線北段:6分鐘“過海”,系國內最長過海地鐵隧道
通車的兩條線路中,8號線“穿越海洋”特色獨具,全線設有唯一高架車站(膠東站)。在8號線的大洋站至青島北站區間,一條國內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穿越深邃的膠州灣海底。過海區域區間全長7.9公里,海域段長5.4公里。坐在飛馳的列車上,僅用6分鐘就能“光速”過海。駛入高架段后更將有別樣的體驗:約6.5公里的高架段與濟青高鐵并行,從高空俯瞰高架段,猶如一條巨龍蜿蜒在原野之上,氣勢雄偉磅礴,乘坐列車行走其上,沽河景觀一覽無余,蔚為壯觀。
這條過海隧道還在國內創下了地鐵建設的“青島速度”:僅用三年半時間實現48.3公里地鐵線路開通,在國內巖石隧道地鐵中是沒有過的,相當于將建設工期提前了一年半,創造了國內地鐵建設的最快速度;僅用2年零7個月,國內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地鐵過海隧道在消除了大量重大安全風險源后順利實現“洞通”,泥水盾構實現220米/月掘進速度,這在國內是最快的;僅用32天完成過海隧道5.8公里軌道鋪設,創造行業新標桿。
融入一小時生活圈:城陽、膠州乘上開往春天的地鐵
1號線北段全程36分鐘左右,8號線北段全程45分鐘左右……通車之后,地鐵將主城區與北岸城區更為緊密地融為一體。
挺進廣袤的北岸之后,地鐵對區域交通體系將帶來全新的重塑。以1號線為例: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中心的北移,城陽作為緊鄰青島主城的城區,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在此居住,是青島南工北宿的重要區域,城陽與主城區的人員流動非常頻繁。1號線北段加強了城陽區、李滄區和主城區的聯系。“1號線北段通車后,將成為城陽城區的南北向交通中軸線,對縮短城陽區南北通勤時間、緩解城陽區內地面交通壓力作用巨大。”城陽區交通運輸局鐵路和軌道交通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東表示,這條線路還有效解決了城市南工北宿帶來的交通出行問題,從城陽中心位置的正陽中路搭乘地鐵,不出半小時即可抵達青島北站,換乘3號線通達主城區。融入青島“一小時生活圈”之后,城陽發展將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交通的提速,為沿線企業創新創業發展打開了一扇機遇之窗。華方智聯(青島)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年中時剛剛入駐紅島匯。“8號線北段開通后,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倍增,這也是我們選擇落戶這里的一個重要原因。”公司總經理李怡說,人才是我們最大的“本錢”,有了便利的交通和好的配套,人才就能流動過來,人才的穩定性也會增強。有了人才支撐,企業發展才更有底氣和信心!
兩線“全通”未來可期:撐起青島環灣交通體系骨架
軌道交通改變城市格局。對沿膠州灣布局打造海灣型城市的青島而言,便捷軌道交通體系帶來的區域價值提升效應還將漸次顯現。
地鐵1號線和8號線是青島環灣交通體系中的重要過海通道。其中,1號線全線長約60公里,共設41座車站,線路南起西海岸峨眉山路站,北至城陽區東郭莊站,沿線穿越西海岸新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及城陽區,為連接西岸城區、東岸城區和北岸城區的南北向快速軌道交通走廊,可與軌道線網中的多條線路進行換乘,屬于國內少見的超長線路。8號線全線長61.4公里,共設18座車站,起點自膠州北站,終點至五四廣場,是連接青島新機場、北岸城區、東岸城區的快速骨干線路。8號線連接了膠州北站、膠東國際機場、紅島火車站、青島北站、地鐵五四廣場站等五大交通樞紐,全線建成后將實現對外來客流的高效迅捷疏散,同時串聯紅島、膠東臨空經濟區等沿線多個重點發展區域,并將膠州市納入地鐵圈,打造了膠州市到青島主城區的新通道。待膠東機場明年轉場運營后,8號線將承擔起機場客流快速集疏運的使命。
為青春之島賦能,為創業之城加速。在地鐵引擎的牽引下,北岸城區插上了更高質量發展的“翅膀”,有力支撐起了我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提高了城市核心競爭力。未來,隨著1號線和8號線全線通車,膠州灣東岸、西岸、北岸三大支點區域將更緊密地融為一體,更好地發揮青島“大灣區”的輻射帶動效應。
【列車探秘】
1號線:清新“檸檬黃” 8號線:洋紅時尚“公主風”
兩條新線列車均為“青島造”
1號線和8號線的列車均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列車最高載客量均為約1900人,基本實現了青島地鐵青島造的目標。
1號線列車外觀以天藍色和中黃色搭配,客室內裝板采用水性漆噴涂,綠色環保,最高運行速度100公里/小時。1號線北段車輛共24列,列車采用不銹鋼車體,側墻采用了激光焊接,車體表面無涂裝,消除了傳統點焊的缺點,列車更加美觀、時尚。內飾的美工設計充分考慮了青島當地人文特色,融合了線路色的要求。車頭造型線條流暢而利落,并把“青島藍”貫穿在車輛外觀設計中,客室內部采用“檸檬黃”,搭配簡潔白色,簡約內飾不乏驚艷細節,內飾色彩基調與外觀相互呼應。列車上的空調機組設置空氣凈化裝置,大大提高了車廂內的空氣質量。車廂中新穎的環形燈帶結構,美觀新穎,引領時尚潮流。
8號線列車外觀以洋紅色為主基調,融合黑、紅兩色,最高運行速度120公里/小時,列車外觀現代感十足、充滿張力,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公主風”列車。8號線列車在隔音隔熱、密封性能、防火安全等方面也采用先進材料和結構,多項安全標準領先國內水平。8號線列車充分考慮乘坐的舒適性,車內設計處處體現人性化。車內設備布局以人機工程學為基礎,變頻空調機組保證溫度舒適性的同時,還針對青島地區濕度大的特點,通過控制壓縮機及電子膨脹閥開度,加入了除濕功能。列車每節車廂設有輪椅固定器,座椅采用酚醛玻璃鋼,并在座椅下方加裝電暖器。列車廣播設備和乘客信息顯示系統采用先進的、成熟的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網絡控制技術,系統具有高冗余性、高可靠性、高集成性,以最大限度地保證運營的穩定、可靠、高效。
【建設者說】
兩條線路均由中建、中鐵、中鐵建等“國字號”央企參建
建設者感受“成人禮”喜悅
“我們是青島地鐵建設者,乘坐自己修建的地鐵感到非常自豪!”地鐵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通車首日,地鐵建設者們紛紛組團前來體驗。
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的參建單位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建筑等。其中,8號線是中建集團在山東承建的首個地鐵項目。坐在飛馳的8號線列車上,中建筑港青島地鐵8號線(B1包)土建01工區盾構掘進隊長武震臉上寫滿了興奮和喜悅。“坐在飛速行駛的、寬敞明亮的地鐵上回憶起那段歲月,我覺得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有機會,我一定要帶著父母再來乘坐一次,讓他們為自己的兒子驕傲。”武震說。
今年25歲的山東萊蕪籍現場技術員崔振一畢業就來到了中鐵二十五局青島地鐵1號線2標項目工地,一轉眼已在這里工作了四年。“四年時間,從內陸到沿海,從萊蕪炒雞到啤酒蛤蜊,感覺自己成了半個青島人。”崔振說,他已經深深戀上了這座城市。
“地鐵車站好像自己的孩子,通車儀式就像舉行‘成人禮’,心里那種幸福和自豪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中鐵二十五局青島地鐵1號線項目經理周偉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文 劉 棟/圖)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