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5日訊 近日,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政務服務熱線共同搭建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三期沙龍活動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播出后,活動中熱議的“救命神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12月26日(本周六)上午10時,第一響應人培訓宣傳巡回展第二場展覽將在萬象城室內LG層北中庭舉行。應急救護志愿者們將給市民免費進行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應用實操培訓,歡迎市民前往參與。

市政協委員王曉青介紹,AED是搶救心源性猝死的“救命神器”。中國心源性猝死的總死亡人數每年高達54萬例,90%的猝死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場所。心源性猝死的搶救黃金時間僅有短短的4到6分鐘,及時用除顫器,通過電擊讓心臟重新恢復正常的搏動,可以使瀕臨死亡的生命逃過一劫。
從2018年開始,青島在交通樞紐、人員密集場所及志愿者救援隊伍配置AED,截至目前,全市各大公共場所累計配置AED近600臺。市應急管理局不久前還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場所配置AED的通知》,要求日均流動人數大于1000人次的場所,在直線距離每100米范圍內至少配備1臺AED;日常固定聚集大于200人的場所,至少配備1臺AED。
“配備AED設備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需要有足夠多的市民,在意外發生時,敢于使用而且懂得使用AED‘救命神器’去挽救他人生命。”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局在為每臺AED配套培訓10名使用人員的同時,組織志愿者開展免費的社會培訓。
從事免費培訓的志愿者,來自青島悟空智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蘇先生講述,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其實并不復雜,按下除顫器的電源鍵后,市民只需要根據語音指令一步步完成操作就可以了。除顫器可以自動對病人進行心電圖分析,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電擊。市民之所以要接受培訓,是因為操作前有很多注意事情。比如,操作前必須確保病人身體干燥;除顫器電擊前,操作者一定要確保沒人與病人接觸,防止他人遭遇電擊;電除顫要和心肺復蘇急救配合使用等。
觀海新聞記者獲悉,12月26日(本周六)上午的展覽是我市第一響應人培訓宣傳巡回展的第二站,由市應急管理局主辦,市應急志愿者協會協辦。活動開始時間為上午10點,地點為山東路萬象城室內LG層北中庭位置,市民可以從萬象城4號門進入,扶梯下樓后來到小廣場,免費參觀并接受現場培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