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2月30日第16版
侵占五花八門,人行道成了“難行道”

■一家汽修店將宜陽路人行道當成自家修車場。

■西山二路車輛“騎”上人行道停放。

■繡嶺路東側人行道上建有三組電力設施機柜影響市民通行。

■魯信長樂花園小區外的漳州一路人行道上,建筑材料占據行人空間。
市北區宜陽路:商鋪“瓜分”門前路
“人行道被臨街店鋪侵占,成了修車店的修車場、回收站的裝貨區、美發店的晾曬區,開平路至淮陽路的宜陽路人行道沒有行人落腳的地方,連放學的孩子都要在車行道上來往。”家住淮陽路的林先生撥打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市北區宜陽路人行道被臨街商鋪侵占,給周邊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
12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宜陽路與淮陽路路口看到,宜陽路兩側都是開放居民樓院,道路右側的居民樓下都是臨街商鋪。站在路口向北望去,宜陽路右側人行道停了數十輛機動車,由于人行道原本就不寬,一輛普通轎車橫著停上去,將整個人行道堵死。通過該路段的行人無法走上人行道,只能在車行道上行走。
行人無法走上人行道,只能在車行道上行走
宜陽路是一條六七米寬的雙向兩車道道路,還有公交線路途經此處。當有雙向車輛會車時,走在車行道上的行人就得趕緊停下腳步,側身靠到人行道上停放車輛的間隙里,躲避貼身而過的機動車。
記者留意到,開平路至淮陽路的宜陽路路段約長300多米,路邊有汽車維修部、廢品回收站、理發店、飯店、超市等臨街商鋪近40家。商鋪門前的人行道被大部分商家侵占,作為各自的經營場所和停車泊位。
門牌號為宜陽路95號的臨街店鋪是一個汽車維修部,一名戴著防塵面具的工人正在給一輛銀灰色轎車噴漆,霧狀的車漆四散開來,距離很遠就能聞到油漆的味道。汽車維修部門前的人行道路面上遍布黑灰色的油污,此處的黃色盲道磚已看不出本來的顏色。距離不遠處的另外一家修車店,維修工直接將人行道當成修車場,一輛拆掉前輪的黑色越野車橫在人行道上,維修工打開發動機前蓋正在維修。維修車輛周邊人行道上散放著各種零件,人行道磚一片油漬。
記者沿宜陽路往開平路方向步行看到,臨街的多家理發店、旅館都將洗好的毛巾、床單晾曬在店門前的人行道上;個別超市為占據人行道,直接在人行道上安裝了可拆卸的擋車樁,便于自己停放車輛;廢品回收站甚至將人行道當作自家貨場,一輛小貨車橫在人行道上裝卸貨,超長的車頭從人行道伸到了車行道上。
“宜陽路臨街店鋪侵占人行道的問題已有五六年之久,周邊居民區密集,居民出行都在車行道上與機動車擦身而過。最令人擔憂的是,附近的淮陽路有一所小學和一所初中,每天上下學的孩子也在車行道上往來,看得人提心吊膽。”家住附近小區的王先生說,周邊居民多次向主管部門投訴,執法部門也來管過幾次,但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希望交警和城管部門能嚴格執法,并在人行道外側安裝隔離墩,從根本上解決商鋪占用人行道的問題。”王先生建議說。
李滄區西山二路:汽車“騎”上人行道
“明明是東西向劃定的泊車位,車主非得把車斜著‘騎’在人行道上,給周圍居民出行帶來很大不便。”近日,市民呂先生聯系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李滄區西山二路存在車輛亂停、“霸占”人行道問題。
記者12月28日下午在現場看到,西山二路臨近李村商圈,是一條雙向二車道的市政道路,周圍是開放式居民小區。在西山二路北側,交警部門施劃了一排免費泊車位,方便周圍居民停車。因為臨近商圈,停車資源需求量較大,記者看到很多車輛停放在馬路南側,導致西山二路變窄,成了單車道,車輛沿著西山二路對向駛來,常常因為沒有空間避讓造成道路擁堵。
呂先生反映的“霸占”人行道問題,主要出現在西山二路東部,青峰路路口到峰山路路口之間100多米的路段上。記者看到馬路北側劃定的停車泊位,是供車輛東西向停放的,但相當多的汽車“騎”上了人行道,南北向斜著停放,車身大部分在人行道上,不但占用盲道,也阻礙了市民在人行道上正常通行。
呂先生說,周圍停車泊位不足,他能理解部分車主為了多停幾輛車,想出這種“花樣”停車辦法,但人行道是供人通行的,不是用來停車的。“特別是到了晚上,馬路南側的人行道也被‘騎’上了一排車,原本不寬的道路就更窄了。”道路兩側的人行道被車輛“霸占”后,僅僅留下不足1米的“羊腸小道”,家長牽著孩子,老人拄著拐杖都很難通過。很多居民不得不在行車道上行走,西山二路夜晚路燈昏暗,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人行道上鋪設的是普通地磚和盲道磚,被車輛來回碾壓后,很可能會破損,縮短使用壽命。”呂先生說。
為什么西山二路有這么多車“騎”上人行道停放呢?呂先生認為,一方面是道路設施存在缺陷,該路段靠近峰山路路口處,路邊石比較低,一般家用轎車很容易就能“騎”上去;另一方面是部分車主認為,自己的車雖然斜著,但是在泊車位里,不會有執法人員來處罰。
呂先生表示,自己此前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此事,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給予重視,及時對低矮的路邊石進行更換整改,也希望執法人員能夠嚴格執法,不要讓人行道成為執法“盲區”。
嶗山區繡嶺路:電力機箱“斬斷”盲道
“嶗山區繡嶺路人行道上裝有三組10Kv的電力設施,阻礙了人行道,也破壞了盲道,為市民通行帶來很大不便。”近日,市民李先生(化名)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小區電力設施建在學校周邊人行道上,每天有許多家長學生從此經過,存在安全隱患。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于12月28日下午來到嶗山區繡嶺路實地探訪。記者看到,此三組電力設施位于繡嶺路東側人行道,從外觀上看,是三個長近2米、寬1米多的鐵皮箱,其中一個為灰色,另外兩個為墨綠色。灰色箱體標識為電纜分界開關,墨綠色箱體表面顯眼位置張貼有“有電危險”和“當心觸電”的警示牌(經專業電力人員查看,墨綠色箱為電力分支箱),此三組電力設施緊靠居民小區外墻角,行人從此經過都需要繞行。

“這三組電力設備在這里挺礙事的,尤其是學生放學期間,很多家長和孩子都要從這里走,人流量很大。走到這里人行道變窄了,沒辦法,有人就得到行車道上走。”一位接孩子放學的市民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處人行道對面就是嶗山區育才學校,學校初中部大門正好與人行道三組電力設施相對,不少家長就站在鐵皮箱周邊等待孩子放學。由于這組電力設施占去人行道寬度的三分之二,學生和家長從此經過時,幾乎緊貼著箱體行走,不少家長對此充滿擔憂。“這附近人流量這么大,萬一這些10Kv的電力設施出現漏電情況,還是挺危險的。”市民李女士手指兩個分支箱上貼著的“10Kv環桃線”標識牌說道。
此三組電力設施不僅占據了部分人行道,還“斬斷”了地面上的盲道,而且被“斬斷”的盲道并沒有再進行繞行鋪設,若視力障礙者按照盲道指示前行,到此后不可避免地會迎頭撞上這些電力設施,這對他們來說是更大的安全隱患。
2006年,《山東省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辦法》實施,第二十二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愛護無障礙設施,不得損毀、違法占用無障礙設施或者改變其用途;對破壞無障礙設施的行為有權勸阻和舉報。
2019年10月16日,本報曝光臺欄目刊發《盲道“危機四伏” 路上“步步驚心”》一文,反映了盲道被占、被損壞等諸多問題,其中涉及到青大附院嶗山院區門前通往醫院綜合樓的盲道有多處磚面消失的情況。嶗山區當時曾回復稱:盲道被占壓情況及時移交執法部門處理,嶗山區各相關單位舉一反三、做好排查、全面整治,避免類似問題發生。
市南區漳州一路:建筑材料如此“霸道”
“本來小區進行外墻保溫是件好事,可是施工方卻把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放置在小區門外的人行道上。”近日,趙女士(化名)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市南區漳州一路與福州南路交叉口處的魯信長樂花園小區,門前左右兩側的漳州一路人行道上,堆放著大量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也影響了市容。

12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漳州一路與福州南路交叉口實地探訪。魯信長樂花園小區在漳州一路北側,記者觀察到,確如趙女士所言,成堆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被放置在小區門前左右兩側的人行道上,附近并沒有設置警示標志。其中,有兩大堆摞起來的配重塊,一堆袋裝的外墻柔性膩子,兩個鼓鼓囊囊的大袋子,其他有破布、管道、電線等,只留出部分道路供行人通行。這些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與旁邊一家服裝店時尚的圣誕主題櫥窗相比,是那么扎眼和格格不入。同時,還有兩輛汽車也停放在此處人行道上,占據了一大半道路。行人途經此處,穿行于建筑材料和違停車輛之間,要格外小心。

“我們今天一起出來逛街,沒想到在市區的人行道上竟然有大堆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太影響城市形象了。人行道被違停汽車和建筑材料占了一半,擋住行人視野,對行人來說非常不方便。”兩位從人行道上走過的女士說。記者了解到,在漳州一路北側,有魯信長樂花園、凱金花園、閩江花園、遠洋花園、環海花園等多個居民小區,多數居民外出會經過這個被占的人行道。
趙女士告訴記者:“小區門內道路兩側也堆放著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既然是為小區做外墻保溫工程,將建筑材料暫時就近堆放在小區內,我們也能理解。但是堆放在人行道上,確實不妥。我之前向市政務服務熱線反映過,之后堆放在人行道上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少了一點,可是仍然沒有完全清理掉。”
記者看到,在小區的大門上,懸掛有“消防通道、禁止停車”的標識牌,同時還懸掛著2020年魯信長樂花園節能改造工程標示牌,上面顯示,施工單位為青島資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開(竣)工日期為2020年10月30日至2020年12月30日。

本版撰稿/攝影 邱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