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日訊 新年伊始,山東港口青島港各個碼頭車船如織,“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的精神在熱學熱議中化作實干行動。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第一條集裝箱船“瓦萊爾快航”輪今天凌晨靠泊作業,同時還有335米的“索菲亞快航”依偎在107泊位,現場AGV(自動導引車)往來穿梭,藍色橋吊平穩作業,軌道吊帶著集裝箱快速運轉。

在“瓦萊爾快航”輪靠港之前,船舶的數據信息就被輸入自動化碼頭的系統中,自動生成作業計劃。整個自動化碼頭空無一人,各種設備高效地運轉,僅有少數技術人員在后臺維護管理。
“節日期間,自動化碼頭預計作業的船舶近20艘次。應對密集的生產作業,我們制定了詳細措施,提前檢查設備系統,增加作業監控和設備支持人員,制定了精準的船舶作業計劃,實時跟蹤生產動態,全方位保障高效率生產。”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操作部副經理張玉龍介紹。
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操作部副經理耿衛寧告訴記者:“作為團隊一員,‘時代楷模’稱號是一種肯定和鞭策,我們要立足本職崗位,裝卸好每一個集裝箱,組織好每一條船舶作業,服務好每一個客戶。”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各大碼頭,大家紛紛在崗位中踐行“連鋼創新團隊”精神,用奮斗的激情、頻傳的佳績開啟嶄新的一頁。

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4艘8000TEU以上船舶同時在港作業,堅守在崗位的職工以“連鋼創新團隊”拼搏進取、勇爭一流的勁頭為鼓舞,戰寒冬,斗冰船,在83區“地中海阿琳娜”輪作業中一鼓作氣,創出了全船裝卸18589TEU、船時效率211自然箱/小時、完船吃水負16.1米的歐洲航線三項新高;在馬士基南美核心班輪“卡洛琳馬士基”輪作業中,創出該航線單機效率35.8自然箱/小時的最高效率。
在油品作業板塊,全體干部職工以“連鋼創新團隊”精神為指引,充分發揚“港外過節、港內大干”的優良傳統,全面強化四路疏運作用發揮。元旦當天,完成作業船舶15艘次,完成吞吐量69萬噸,其中進口油51萬噸,完成管輸量20萬噸,各項指標全面趕超會戰進度。
同樣火熱的干勁也呈現在干散貨板塊,前灣港區、董家口港區干散貨作業好戲連臺。在前港公司87泊位,面對國外客戶的緊急生產需求,生產作業人員發揚“連鋼創新團隊”攻堅克難的精神,提前研究船型、潮汐、設備等多方面信息,克服大風、寒潮影響,創新裝車樓排料、“雙線排料”等作業工藝,提前7小時完成“凱普”輪11.2萬噸煤炭裝船作業,這是前港公司開港以來靠泊的最大國際中轉煤船;在董家口礦石碼頭,外貿船舶兩開兩靠,三條大船同時在港,凌晨時分,氣溫低于零下-10℃,火車線廂列煤塊全部凍住,干部職工齊上陣,汗水化凍煤,創新提效率,有效提升作業效率20%以上,入冬以來已累計接卸凍煤車輛503節。
件雜貨板塊,紙漿、鋼材、砂石、糧食、銅精礦等船舶密集到港,在“連鋼創新團隊”精神感召下,職工主動請纓跨年夜堅守崗位,掀起紙漿、糧食、銅精礦等重點貨種大會戰熱潮,創出單班接卸紙漿13880噸、玉米搬搗晝夜1.9萬噸、銅精礦卸船做包單班8115噸等多項高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