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菲菲找我傾訴: “怎么判斷曖昧中的男生是不是喜歡自己?”
她和一個男同事曖昧半年多了,每天聊到深夜,一起吃飯,一起上下班。
男同事像一個準男友一樣照顧她。
她感冒了,他馬上送藥;她中午說想喝奶茶,下午辦公桌上就會出現一杯熱乎乎的奶茶;
她說想去旅游,他就開始做攻略…… “
和他一起做了很多情侶該做的許多事,我感覺那就是愛情,但我們的關系始終沒有更進一步。”
她曾經試過問對方,他們到底是什么關系,但他都不給正面回應,或者說現在不想談戀愛。
這讓菲菲很苦惱:他到底是喜歡我?還是喜歡玩我?
這種“友情之上,戀人未滿”的不確定關系,就是我們常說的“曖昧”。
不好的曖昧,很苦; 好的曖昧,很甜。
到底什么樣的曖昧值得發展,什么樣的曖昧應該放棄?
01
雙向奔赴的親密關系,最美好
有人說,開始一段感情前的曖昧期是最美好的,比熱戀期還要美好。
但在我看來,只有雙方都傾向于向彼此承諾確定親密關系的曖昧,才是最甜最美好的,否則最后一定變成苦澀的藥。
因為好的親密關系,是雙向的奔赴。
假期我宅在家,磕了一部綜藝《平行時空遇見你》。
這個節目有點特別,是讓三組男女明星嘉賓組成搭檔,在綜藝里面自編自導自演,拍一部自己心中理想的愛情偶像劇,同時以真人秀的形式,展現他們的互動創作過程。
三對明星都太有CP感了,無論在真人秀還是偶像劇里展現出來的曖昧狀態,都甜到爆炸。
秦嵐和劉以豪在他們拍的偶像劇里,有一種成年人的曖昧。
秦嵐飾演的女主寄宿在男主家里,穿著睡衣,濕噠噠的頭發披在肩上,男主拿起風筒給她吹,不經意間觸碰到彼此的手,空氣中都流動著心動的氣息。
然后秦嵐吃著男主煮的面,輕聲細語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吃男人煮的面”。 啊,太酥了。

楊超越和侯明昊想拍一個校園愛情故事,在構思劇情前,倆人在真人秀中去學校約會找靈感。
楊超越坐在自行車后面問“去哪”,侯明昊只說一句“去你想去的地方”,楊超越就笑成了一朵羞答答的花。
因為楊超越此前說過,她沒有上大學,也沒有讀過高中,出來社會比較早,缺失了校園戀愛的經歷。
侯明昊記在心里,特意帶她來體驗校園戀愛,打籃球、在教室打鬧……
這份心照不宣的心意就很曖昧,因為你不經意間說的話,被人放在了心尖上,并且默默去為你做了。
這是楊超越所向往的愛情。

最后一組是李一桐和王彥霖。 為了創作他們的愛情偶像劇,他們想在真人秀中找到戀愛的感覺,拉近倆人的距離,去體驗了很多情侶間會做的事,也是曖昧滿滿。
去玩溜冰,李一桐不會,王彥霖就一步不離地攙著她一點一點地學。
李一桐玩夾娃娃,王彥霖就默默守在旁邊,把所有的娃娃機都投了幣,讓她夾完一臺可以繼續夾下一臺。
李一桐悶頭一直在玩,忽然回頭才發現,王彥霖抱著一堆娃娃在等她。
這種曖昧是,當你驀然回首,有個人一直在為你守候的滿滿安全感。
去游樂園坐旋轉木馬,倆人學《王子變青蛙》中的一幕,王彥霖牽起李一桐的手,說:“希望你以后幸福”。
李一桐答:“希望我們兩個人都一輩子幸福。” 然后王彥霖在她手背印下一個吻。

這些曖昧片段之所以讓人感覺到甜,是因為他們在體驗的是雙向奔赴的親密關系。
在真人秀中體驗的曖昧,是為了更好地在創作的偶像劇中展現一段甜蜜的親密關系。
而在他們創作的偶像劇里,曖昧關系的走向也是為了確定真正的親密關系,展現甜蜜的戀愛。
即,我確切感知到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想和我在一起,只是我們還在等待機會戳破那層曖昧的紙。
是親密關系確定前,雙方都在向彼此靠近的過程。
02
為什么曖昧關系的紙那么難捅破?
從曖昧關系到確定關系,總是困難重重。
在生活中常見的曖昧關系,一般會以好朋友、“兄妹”的關系形式存在。
這樣的“好朋友”、“兄妹”,往往彼此都喜歡對方。
但就是這個人太重要了,“我喜歡你”反而不容易說出口。
為什么?
第一,不敢表白,是害怕希望破滅。
表白了,萬一被拒絕怎么辦?
畢竟曖昧關系,往前一步可能是甜甜的戀愛,也可能是朋友都沒得做,徹底失去對方。
因為害怕希望破滅,曖昧就變成了想說又說不出口的喜歡,想觸碰又收回去的手,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就像劇中的李一桐對王彥霖的表白,也只敢在喝醉酒后“胡言亂語”,問他是不是喜歡自己,伸手要抱抱、親親。
第二,習慣并享受曖昧,不敢進入真正的親密關系。
有些人選擇維持曖昧關系,不敢表白,是因為害怕進入親密關系后,愛情幻想會破滅,自己會受傷。
因為,一旦進入真正的親密關系,就意味著要付出、承諾和責任等。
曖昧關系可以自由隨意地享受對方帶來的情感滿足,明確的親密關系反而是負擔。
第三種,選擇曖昧,是為了給自己更多的選擇。
因為不想被親密關系束縛,或者覺得下一個可能更好,希望可以為自己保留更多選擇的可能。
所以,他們會更傾向于用模棱兩可的態度對待曖昧對象,方便自己全身而退。
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不會為了一條魚,而放棄整片魚塘。

03
如何面對曖昧關系?
對于健康的曖昧關系,我的態度一直是:找機會捅破它。
第一,為了不留遺憾。
第二,為了避免被“渣”,及時止損。
感情最怕就是拖著,曖昧拖得太久,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就像我開頭講到的菲菲,她和對方對這段關系的期望不一樣。
她期望結束曖昧,確定關系;而對方只想享受當下,享受不確定,不愿給出承諾。
一旦你發現,你們的關系只能停留在不用負責的曖昧關系里,及時止損是傷害最小的選擇。
因為每個真心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啊。
希望你的每一次曖昧,都是雙向的奔赴,而非單向的付出和期待。 (笛子/文)
在愛情中,你有過曖昧的經歷嗎?后來你們的結果怎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