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王乙潛:
筑牢我市農村疫情常態化防控防線

近期,河北石家莊市個別農村地區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農村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和疏忽大意。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但在農村疫情常態化防控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如農村醫療條件相對較弱,宣傳覆蓋面窄,農村居民防護意識和健康知識掌握還不夠強等等。這些些問題,影響著我市農村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覆蓋面和實效,應引起高度重視。
對此,市政協委員,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王乙潛建議,應抓緊制定下發我市農村地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具體細則和要求,用以指導我市農村地區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工作。盡早在農村落實好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四早”要求,做好疫情預警監測,著力構筑農村基層一線防控體系。充分發揮基層社區、村莊等的網格化監管責任,織密“橫到邊、豎到底”的巡回排查、實時監控、及時報告、迅速處置的網格體系和責任分工;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和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的“探頭”作用,加大監測排查力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此外,還要嚴格落實好重要節點、重點區域、重點人員等的防控措施。動態掌握人員流入流出情況,加強入境返鄉人員、農貿市場工作人員、春節返鄉人員、外來人員等重點人群的管控;加強農村小診所、小藥店、冷鏈、快遞、生活服務業等重點行業監管;堅持“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請不辦”,嚴格控制村內聚集性活動,引導村民盡量少擺席、少串門、少走動;加強農村大集防疫管理。
“我們要未雨綢繆,加強農村防控物資儲備,做好農村健康衛生宣傳普及教育,優先做好農村重點人員疫苗接種并且應加強對農村重點區域的環境監測。” 王乙潛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