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青島萬國云商城市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常萬軍:
關注“碳中和”產業機遇,打造“碳中和”技術原創地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重點任務。
青島早在2016年就加入了C40綠色城市建設組織,并且由青島能源集團與旅游集團合作的“青島奧帆基地零碳社區建設項目”,已經建成為以智慧能源系統為突破口的中國首個“零碳社區”項目。該項目剛剛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認證,目前國內唯一的“低碳技術類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這標志著青島本土的行業龍頭企業已經在技術儲備與應用場景上實現了先行示范,為將來的產業化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外,青島通過創投風投大會的成功舉辦和日益增強的區域影響力,已落地“三峽綠色發展產業投資基金”、“青島綠色發展基金”等多支基金,同時市財政局與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的“綠色創新投資業務合作”也已達成,綠色產業資本在青島已初具規模。
常萬軍認為,應抓住“碳達峰”、“碳中和”的產業機遇,發揮青島在非化石能源領域的區位稟賦,提升青島在“碳中和”技術方面的原創能力。
常萬軍建議:
積極鼓勵能源基金落地青島,特別是尋求與在“碳中和”領域已作出積極嘗試和先行案例的投資基金和能源企業的合作,借助“創投風投大會”的東風,打造“碳中和”領域基金生態圈,形成涵蓋非化石能源開發、涉能工藝流程改造、綠色建筑、儲能技術等領域的多元化基金體系。
在技術原創方面,積極接觸北美、歐洲和日本等新能源技術領先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和創新平臺,導入新能源創新技術,在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和青島完善的基金體系的雙輪驅動下,建立“碳中和”技術原創高地,為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事業提供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儲備。
由市委市政府牽頭制定并出臺“碳達峰”、“碳中和”技術應用政策,遴選一批具有市場前景和商業價值的技術、產品或解決方案,通過產業補貼、項目獎勵、資金扶持等手段積極鼓勵需求端的技術應用和產品采購,推進原創技術在青島的研發、應用和迭代;并最終形成從技術原創、市場推廣、場景應用、政策扶持到產業投資的可持續迭代生態體系。
在市區兩級的人才招引工作中,重點招引非化石能源領域的海外專才和國內精英,在青島目前人才緊缺的細分技術領域,可適當放寬條件。
“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將積極兌現2030年‘碳達峰’承諾,而青島亦應該利用好這十年時間,通過投資基金與原創技術的高度融合,打通資金、技術、市場和人才等各個環節,形成屬于青島的‘碳中和’新興產業集群。”常萬軍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圖/文)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