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萊西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師孫淑紅
推動線上線下教育資源融合,促進城鄉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期間,為保證老師和學生的安全,學校都實行了在線教育,即“停課不停學”,這樣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在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市人大代表、萊西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師孫淑紅介紹,在這樣的條件下,在線教育在改變學生、老師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線下教育來說,在線教育具備能夠打破時空限制,分享優質教育資源,推進教育公平的優點。因為在線教育具備互聯網特性,優質教育資源也不再局限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只要有網絡,知識便能到達所有地方,同時在線教育的數字化特性,使其能夠發展形式多樣化的教學。
另外,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打好常規課堂與網絡課堂相統一的“組合拳”,線上、線下兩種模式的融合教學。上半年教育部就印發了《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強調從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加強“三個課堂”應用。“專遞課堂”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名師課堂”主要針對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名校網絡課堂”主要針對有效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迫切需求,逐步使“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的組織模式制度化。無疑將給學生提供優質便捷、更高品質的教育體驗和學習收獲,這種線上線下教育資源融合,更好的促進城鄉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孫淑紅建議有關部門鞏固整合前期在線教育成果,逐步建立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庫,通過在線管理,確保在線教育資源的延續性以應對“疫情的常態化”,同時,得以分享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推進城鄉優質教育均衡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