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5日訊 如果北京圖書訂貨會沒有因疫情而延期,作家張煒一定會像過去的每一年一樣,準時出現在會場,帶來他的年度新作,這是一位高產作家的、勤奮、自律與修養。今年原本會亮相書會的新作是他的“文學課”——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學:八個關鍵詞》。

張煒曾在一次演講中說:“文學既是浪漫的事業,又是質樸的事業。文學的一生,應當是追求真理的一生、向往詩境的一生。”從《古船》《刺猬歌》《獨藥師》到《少年與海》《尋找魚王》《我的原野盛宴》,都可以看到他著力追求真善美的篇章。而《文學:八個關鍵詞》更像是張煒集近半個世紀寫作經驗對于文學的一次真情告白。他將對文學真善美的追尋融入文學的八個母題:童年、動物、荒野、海洋、流浪、地域、恐懼、困境,試圖告訴讀者:“像文學那樣生存,就是直面成長、挫折和改變,用故事和詩歌贏得心靈的自由。”

作家格非稱這本書是張煒別具一格的談藝錄,“直抒胸臆而汪洋恣肆;沉郁清揚且耐人尋味。”這也正是張煒一貫的寫作風格。本書實則源自張煒的文學課講義。作者從四十余年的創作經驗與海量的閱讀心得中,提煉出的八個關鍵詞,于讀者,它們是解讀文學直抵心靈深處、引發共情的密鑰,也是關乎成長、存在與心靈的人生之道。
如果說文學是一種生命現象,作家張煒就是要像文學一樣生存。如王蒙對他的評語:文學是他的崇拜、他的奉獻、他的沉浸、他的戀戀念念孜孜憤憤怦怦,超過了一切。所以他是以文學抵抗不自由的一切,創造新的可能性。
這部被作家本人稱作近三年來用心最深之作,是一部接地氣的文學普及讀物,同時也是一部超越文學概念的心靈成長手冊。它從個體成長經驗入手,不學術、不生澀。書中所選擇的經典,有托爾斯泰、馬爾克斯等大家,也有《紅樓夢》《安娜·卡列尼娜》等中外名著,亦不乏普希金、葉芝、保羅·策蘭等人的詩作,還有許多品質上乘但鮮為人知的作家作品,如《魚王》《在烏蘇里的莽林中》……顯然是經歷了數十年的積累與篩選,而張煒對于經典的薦讀,同樣是沉淀下來的個人思想和感受的厚積薄發。既挖掘出經典文學作品的精彩緊要處,又開顯個體戰勝小我、進入寬闊大我的道路。別致的角度、敏銳的洞察,融會貫通于溫煦睿智的字里行間,燭照文學,洞見人生。
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和日本學者關根謙對于作家張煒有一個不謀而合的共同評價——“謎一樣的人物”,因為他創造了一個他人鮮有描繪的奇妙世界,而這個世界屬于作家本人。或許閱讀這本“文學課”,會有助于我們解“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