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制造、現代海洋、生物醫藥四個新興產業,紡織服裝、市場商貿、現代物流三個傳統優勢產業,促進增量崛起、存量變革——
即墨:“鏈”式布局主導產業集群

■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線。

■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生產的汽車通過鐵路運輸專線發往全國各地。
多元經濟催生下,以鏈式思維抓產業,暢通產業雙循環顯得尤為重要。
日前,即墨區綜合考慮省市培育“十強”產業、布局13條產業鏈要求,結合自身產業基礎和發展趨勢,初步選定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現代海洋、生物醫藥4個新興產業,紡織服裝、市場商貿、現代物流3個傳統優勢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集中突破。7大主導產業同頻共振,通過不斷強鏈、“強”出競爭力,不斷延鏈、“延”出附加值,不斷補鏈、“補”出新動能,充分發揮即墨區域特色,實現產業鏈條化、集群化發展。

■服裝商戶通過云直播推介即墨童裝。
產業聚焦、資源整合,集中突破主導產業
產業聚焦,才能“握指成拳”。即墨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就是很好的例證。
青島市提出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即墨是當仁不讓的主戰場。2020年,即墨區汽車產值約900億元,比上年增長約12%。2021年,汽車產業新城瞄準千億元目標,在形成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及汽車零部件的完整產業鏈條基礎上,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發起猛攻,以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為方向,加快引進落地一批新能源整車,以及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企業,集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技術研發項目,盡快形成“雙千億”產業集群。
一隅觀全局。即墨區搶抓新興產業未來區域競爭優勢,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領5G技術應用風口,引進創新奇智、影創科技等企業,加快布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產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現代海洋產業依托青島藍谷,圍繞海洋新材料、深海技術裝備等領域,與藍谷的高??蒲性核訌娐撓?,積極承接成果產業化落地,做大做強海洋防腐產業,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瞄準海洋生物醫藥、高端仿制藥、醫療精密器械等方向,布局藥品研發制造、產品銷售、藥物物流等業態,打造青島北部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
紡織服裝、市場商貿、現代物流,是即墨的3大傳統產業。如何找準基礎優勢產業方向、賦能提升,重塑發展新優勢,成為即墨傳統產業發展的方向。
紡織服裝方面,點上鼓勵引導即發、雪達等紡織服裝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高端化、品牌化發展;面上提高企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爭取在細分領域成為全國的龍頭。市場商貿方面,充分利用市場貿易采購方式試點的政策機遇,擦亮即墨市場商貿業金名片,加快引聚國內外貿易商和跨國企業功能型總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RCEP國家貿易網絡,成為青島對外貿易特色區域?,F代物流方面,在國際陸港“四港聯動”格局初步形成,菜鳥、中通、順豐等一批物流總部項目相繼落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冷鏈物流、無車承運、即時物流等高端新興業態,提升物流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建設高效便捷、通達順暢、綠色安全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日日順物流(即墨)產業園大件物流智能無人倉內,商品通過全景智能掃描流水線入庫。
增量崛起、存量變革,創新賦能項目發展
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提升,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即墨區樹立了增量崛起、存量變革“世界觀”,還需創新手段、鉆研升級“方法論”,才能搶占新風口,匯聚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大勢。
項目是生命線,抓住了項目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全局性問題。助力青島市“項目落地年”,即墨區以招商方法大改進、項目落地大突破、項目建設加速跑,不斷蓄足增量產業發展后勁和潛力。樹立產業鏈招商理念,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精準定向開展招商,大力引進鏈主企業,持續提升產業鏈現代化、集聚化水平。同時,提升項目落地率,充分評估項目投資、收益情況,審核產業方向、畝產效益、投資平衡等,各部門提前介入,全面把關,有目的性地外出洽談項目,切實提高招商質量和效率。按照時間節點高效推進項目建設,所有項目的建設期限、實際進度、責任人,通過大屏幕公開滾動播放,接受各方監督,保持沖鋒姿態推進各項工作節前進場。
截至2020年12月底,即墨區129個重點項目已開工在建106個,完成投資199億元。其中,中航發磁性材料、田橫島省級旅游度假區筆架山、惠科6英寸晶圓半導體功率器件及第三代半導體等18個項目已實現竣工投產或部分竣工投產;移風店沽河七彩田園——中醫藥康養小鎮等28個項目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即墨新材料產業園等36個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建設;華錄總部基地、紅花山西子湖文旅等24個項目正在進行基礎施工。
存量產業是座“金礦”,打開“金礦”的鑰匙就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里。即墨區全面梳理現有產業體系,對重點企業“一事一議”定向給予支持、“一企一策”解決個性問題,鼓勵通過強強聯合、技術創新等方式增強核心競爭力。放大工業互聯網發展優勢,串聯產業轉型升級主脈絡,依托融合共贏體引進雙跨平臺服務商,賦能打造工業互聯網行業“燈塔工廠”,加快培育打造工業互聯網全產業生態,保持住領先優勢。優化企業管理服務,心懷“親”“清”二字,同企業家坦蕩交朋友、打交道。國有企業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聚力引進培養一批懂金融、懂投資、懂市場、懂管理的專業人才,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

■泰睿思微電子集成電路器件封裝測試車間。

■即墨東部新城區。
要素支撐、四鏈合一,精準服務企業發展
變則通,通則達。為打破項目建設桎梏,即墨區建立要素支撐保障體系,推進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技術鏈銜接融合、協同發力,打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精準強化要素支撐,激活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強化土地支撐。構建以東部鰲山灣丁字灣區域、西部藍村陸港大沽河沿岸區域、中部中心城區及中軸周邊區域為支撐的“陸海統籌、兩翼齊飛、中軸聯動”區域空間戰略布局。推動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加快“散亂污?!逼髽I清理和低端落后企業轉型,騰出更多發展空間。統籌區域發展,合理布局產業、商業、住宅、公共服務等項目,提前布局學校等公共服務配套。
——強化金融支撐。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資本資金一定要圍著實體經濟轉。提升企業金融可獲得性,進一步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渠道,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本地優勢產業和企業,與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在用好銀行等傳統平臺的同時,積極探索用資本的力量干事,與企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財政部門對有融資需求、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重點支持,探討用股權投資形式拉一把、扶上路。國有企業組建專業金融人才團隊,用好用活基金等現代金融工具進行市場化投資,提升資本運作能力和服務中小企業發展水平。
——強化人才支撐。全面落實青島市建設創業城市相關部署,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機制,突出需求導向、精準引才,摸清主導產業、重點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端和急需緊缺人才求職供應端,重點加大技能人才、實用人才、緊缺人才引進力度,為創新創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按照企業需求制定人才政策,提高人才與產業發展匹配度;對戰略性、引領性、稀缺性高端人才,實行“一人一策”定制化引進;對已落戶的高層次人才特別是“兩院”院士、泰山學者等,定期走訪交流、加強溝通服務,爭取為即墨導入更多資源。
——強化科技支撐。探索建立區級科技計劃體系,強化對企業重大科技專項定向支持,集中突破一批如即發無水染色等行業顛覆性技術,在相關領域創出領先優勢。進一步健全技術市場服務體系,科技部門牽頭抓緊研究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公司,集聚一批懂技術、懂投資、懂市場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加強與藍谷科研院所特別是掌握大量資源的專家教授精準對接,促進科技成果在即墨轉移轉化。 (劉耀澤)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