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一個好朋友失戀了,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六年,卻在準備訂婚的時候被分手。
我問需不需要我過去,她說自己買了很多瓶酒回家,想一個人靜一靜。
快零點的時候她發來微信:“真的好難過啊。”
我也很為她不平,于是馬上回了特別多條消息過去。
“渣男配不上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你值得更好的!”
“要不找個時間我跟你一起去把家里收拾收拾吧,斷舍離一下,你說呢?”……
我發了很多,她卻問我:“你真的有在聽我說嗎?”
我愣了一下,她又發來一句:“你說的道理我都很明白啊,可我真的很難過,我只是想讓你聽我說說話……”
我突然意識到我的處理方式有些過激了。
很多安慰說出口,其實就意味著規勸和說服,可實際上難過的時候,大家都只是希望有個人可以陪在身邊而已。
比起壓制負面情緒,倒不如讓情緒自然而然地宣泄出來。
就像詹青云說的:“最好的情緒管理,就是明白任何情緒都是應該的。”

02.
長大以后,越來越多的人教導著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做一個成熟懂事的大人。
情緒的確是需要控制的,但控制并不代表著壓抑。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最開始看到它時我只覺得凌亂,通篇凌亂,而且是越來越亂,但是它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這是一篇情緒之作。

安祿山叛變的時候,顏真卿的哥哥和他的幼子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至父陷子死。
安祿山戰敗以后,家人尋回了侄子顏季明的人頭,顏真卿對著裝著侄子人頭的棺木,寫下了此書。
情緒激動熱淚盈眶時,誰還記得書法技巧規章布局呢?悲情所執筆凝噎,無心作書化血淚。
真情宣泄,千古傳世。
弗洛伊德說:被壓抑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它們只是被活埋,并在未來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現。
我希望你明白的是,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并且是人類該有的情緒。
所以,不必過分焦慮自己沒有成為那種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冷靜自持的人。
難過當然可以,不開心、掉眼淚也全都是正常的。
我們要做的,不是壓抑情緒,而是用合適的方式,合理地宣泄情緒。

03.
長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似乎是一個逐漸拋棄情緒的過程。
要做一個成熟的大人,壓抑情緒似乎是一個不置可否的答案。
可實際上,絕大多數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陷入情緒的低潮期。
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會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是負面情緒風暴。
但是過去這段時間,就像生病然后又被治愈,我們就會發現,原來其實真的沒關系啊。
拋卻了一些不必要的胡思亂想,感受到那些細膩的情緒被治愈,新生就開始了。
連著高峰的必然是低谷,那些細膩的情緒,也是你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也是因為有了情緒,才會更加生動和鮮活。
你看那個,看到自己喜歡的球隊奪冠時在屏幕前熱淚盈款的人;
在地鐵上看到科比去世的的消息時要仰起頭閉上眼哭泣的人;
你看那個匆匆走在異鄉的街頭,毫無征兆地聽到一首家鄉的歌時停下腳步眼眶濕潤的人。
希望我們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表達需求,更不要喪失了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記得有個朋友跟我說:
她男朋友在旁人看來都是一個糙糙的硬漢形象,是那種感覺天塌下來都還可以撐一撐的那種人;
但是在她面前,他有時候甚至會跟她一起追劇追到哭。
她說:“我深深覺得自己之于他是特別的,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人都有柔軟的一面,親密關系就是很好的情緒宣泄口,只是,切記不要用錯了方法。
你看穿我的脆弱,會選擇來擁抱我,而不是嘲笑我這么大個人了居然還要哭鼻子;
我明白你的不易,會默默地陪在身邊給你力量,而不是喋喋不休一味要求你堅強和振作。
體諒和尊重,也是相互的。
希望我們,都有機會和權利去表達自己的細膩;
也希望,當有人在你面前表現他的脆弱時,你會妥帖收藏、小心安放這一份來之不易的柔軟。(茶茶/文)
你有陷入情緒低谷的時候嗎?你是怎樣走出那種困境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