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9日訊 一大早,嶗山電子監管微信群就活躍了起來,“大灶工作服帽穿戴不完整;垃圾外溢”,“收到,馬上整改”。
群里經常會看到“后廚操作人員未佩戴口罩”、“垃圾桶未加蓋”、“嚴禁在洗菜池清洗肉”等信息。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張宏亮說:“嶗山電子監管微信群是互聯網+監管的應用,可以實時發現問題—實時責令整改—實時反饋整改情況,整個過程非常高效。”
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專門成立電子監管中心,打造全程聯網、集中監控、數據實時采集的明廚亮灶智能監管系統。目前全區全部162所大中小學校幼兒園和1100余家餐飲單位已接入系統。
電子監管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智能監管系統進行實時對話和巡檢,并將問題通過微信工作群推送給監管人員,監管人員第一時間檢查反饋,形成工作閉環。學校師生、家長和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機查看后廚的基本情況、衛生條件和操作過程,真正讓師生、消費者吃的安全放心。
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餐飲領域先行先試智慧監管,如在全區87家重點學校、衛生院、單位食堂安裝106臺食品溯源機,實現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將美團評價引入云商平臺,餐飲量化等級評定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風險評估指標,讓評定更科學。通過“互聯網+”科技手段,讓公眾、企業參與到監管當中,實現社會共治,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青報全媒體記者 傅春曉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