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場嘉賓】
袁鳳,青島市教育局特聘家庭教育講師,青島市總工會心理健康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沙盤游戲治療師,繪畫分析師,薩提亞親子導師。
孩子易發脾氣
家長: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很容易發脾氣,數學題算不出來一氣之下就把本子和鉛筆扔到地上,一二年級的時候我還能好言相勸,現在看到他這樣我也是火冒三丈,怎樣能讓孩子有所改變?
袁鳳:孩子上三年級,學習上會遇到第一個分水嶺,從低年級段向高年級段過渡年級。首先,家長要理解孩子此時的情緒狀態。孩子會遇到困難就容易發脾氣,他感受到在學習上的挫敗感,更重要的是情緒的背后還有對自己的失望、對父母批評的害怕。面對發脾氣的孩子,家長往往有兩個錯誤的回應方式:一是用比孩子更大的聲音,在氣勢上壓制孩子。二是給孩子貼標簽,告訴他“發脾氣就不是好孩子”或者“因為你是某某某,所以你不能哭”。但這些都沒有幫孩子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家長現在面對這種情況先接納孩子的狀態,再指出孩子的問題,最后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家長給孩子提供解題的思路,而不是答案,每想到一個點,就肯定他的想法,幫助孩子建立成功的體驗。不要以為“積極溝通”就一定能解決問題,發脾氣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往往需要一個“樹洞”,你要給孩子一個單獨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冷靜一下。其實大多數時候,獨處能幫孩子解決情緒問題。最后,家長不要包辦家庭中的所有決策,而要出讓一些決策權給孩子,當孩子具有足夠的“控制感”,他們就更能不發脾氣。
孩子和同學處不好
家長:孩子喜歡要求別人服從他的意志,時時事事都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和鄰居小朋友玩的時候經常因為他的發號施令惹得小朋友們不和他玩,現在上小學了,很擔心他太過以自我為中心,和班里的老師同學相處不好。作為家長我該怎么做?
袁鳳:真正對孩子有幫助的,是培養孩子為他人著想的各項基礎能力。“以自我為中心”也許不因為他“不愿意為他人著想”,而是因為他“沒有能力為他人著想”。其一,家長要在生活中,要把孩子做的事對別人的影響反饋給他。在平時的相處中,不要只照顧孩子的情緒,而要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你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媽媽說話的時候你沒看著媽媽,我覺得有點不舒服”、“你剛才在屋里大聲說話,爸爸有點尷尬,因為我怕別人說我不是好爸爸,沒教你在公眾場所不要大聲說話,那樣會打擾其他人”。好的親子關系,需要情感順暢的情感交流。其二,不要包辦孩子的事情,要把孩子能做的事情還給孩子。總是覺得孩子辛苦而幫孩子拿書包、倒水、穿衣,要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在能力范圍內承擔一些家務。其三,家長可以和孩子玩游戲,運用有趣游戲規則、模擬和孩子相處的情境,指導孩子如何處理沖突的問題。其四,要讓孩子在相互沖突中有學習。家長不要試圖消滅孩子之間的所有沖突,給孩子們彼此充分爭論的機會。
【出場嘉賓】

黃莉,青島第四十七中學心理指導中心負責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青島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能手,市北區首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孩子要染發不聽勸
家長:女兒上初中,學習成績一般,平時很愛美,現在放假了她去做了美甲,還說要染頭發,我說學校不讓染發,她說等開學了再染回去。平時心思沒放學習上,為這事沒少和孩子吵,但孩子根本不聽,我該怎么辦?
黃莉:上初中了,這意味著她是未成年人,并處于青春期。“未成年人”和“青春期”這兩個信息都非常重要。“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處于非常矛盾的狀態。比如她可能有了成年人的樣子,也有了對于獨立的渴望,卻在許多時候仍然依賴父母。作為家長,有時我們也會被孩子外在的樣子所迷惑,忽略了她的心理發展水平。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愛美并不是壞事。處于青春期的她,想要模仿成年人染發,追求那種“成年的美”,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種行為是不能支持的,因為無論是美甲還是染發,都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實際上都是家長應當制止的。
當然,目前關于染發的沖突可能僅僅是一個導火索。愛美和學習其實并不一定是沖突的。從家長說的“平時心思沒放學習上”,“孩子根本不聽”看來,沖突解決的效果不太理想,親子關系也有了一定的問題。這樣一來,家長對孩子的引導作用被削弱了。當務之急是家長改變和女兒的相處方式。實際上,親子關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當父母和女兒的關系調整好之后,孩子也就不會過于叛逆了。
孩子心理有落差如何調整?
家長:孩子今年上初一,這次期末考試發揮失常,成績不理想,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大哭了一場。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升入初中后發現很多同學學習比她強,心理有落差,感覺這一個學期孩子一直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身為家長該怎么辦?
黃莉:首先,進入初中學段,學生除了需要面對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老師、新的伙伴,還需要面對增多的學科和難度增大的學習內容。對于每一個初中新生,這都是特別大的挑戰。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共同決定了孩子在初中的適應情況。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而是多方面的了解孩子的感受,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初中生活。其次,“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大哭一場”之后,家長一定要找個時間親近孩子,肯定孩子在考試失利后出現難過、懊悔、氣憤這樣的感受是人之常情,并及時安慰孩子,告訴孩子您會支持她勇敢面對困難。
當孩子發現身邊很多同學學習比她強時,她的內心一定經歷了很大的波瀾,這時候家長的引導特別重要。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孩子聊聊,在交流中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第一,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不錯,不一定意味著一上初中學習成績也會不錯;第二,進入新的環境需要主動適應環境,重新定位;第三,身邊比自己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很多,意味著自己進入了一個優秀的集體,這有利于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第四,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不錯說明孩子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肯定孩子的優勢,鼓勵她繼續發揮這些優勢、并探索適合初中階段的學習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后,她的成績是可以提升的。(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實習編輯:張琳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