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6日訊 “我生長在青島母親河大沽河畔,從小學就開始收藏‘小人書’,這些年,收藏物品上萬件,作為收藏愛好者,我要保護沽河流域的文物資料,為傳承中華文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韓建磊一邊說,一邊整理他收藏的古錫壺。
大沽河是青島的母親河,根植于大沽河流域的沽河文化是膠東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地域文化。檔案、報刊、歷史文獻、文物等作為黨史、國史、民族史的客觀記憶,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又是開展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韓建磊今年40歲,是仁兆鎮韓家疃村人,從小受其父親的影響,愛好搗鼓舊書報、舊物件,作為一名收藏愛好者,收集、研究藏品20多年,現收藏保存的各類香煙標上萬枚,領袖紀念章2000多枚,各類茶壺、銅錢、桌幾、掛鐘等幾千件,各類摩托車30多輛。這些珍貴的沽河流域物件,為了解大沽河流域文明發展、生態保護、歷史變遷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為了方便收藏,韓建磊在經營手機店的同時,利用早晚時間,到周邊村鎮尋找藏品。他還建立了許多微信群,發動親朋好友尋找線索。“我是在大沽河邊長大的,對大沽河有著濃厚的感情。這些年里,韓建磊先后收藏了許多大沽河流域特有的物件,不少是從解放前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期間的,主要有結婚證、獎狀、手稿、畫冊、書信等。
提到收藏的這些物件,韓建磊很是有成績感。為了收集藏品,他廣交朋友,虛心研究,時間長了,什么物件他一看就基本確定年代和價值。在收藏過程中,有些物品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只是廢品,而讓韓建磊看到就是珍寶。此外,他十分熱愛紅色收藏,對保存的領袖像章格外珍惜,許多慕名來購買的他都不不舍得賣。他說自己準備搞一個紅色展覽,紀念偉人毛主席的豐功偉績,讓人們不忘初心,牢記老一輩革命家。(青報全媒體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崔汝平 攝影報道)
韓建磊查看收藏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