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8日訊 “李藝凡,今年過年你不回家的話,初一能來值班嗎?”“好,沒問題!”不回家過年,對這個三年前獨自來青島打拼的濰坊女孩來說,這是人生頭一回。阻攔藝凡回家的,是自己對于工作的責任心。
“很多人都覺得“90后”不靠譜,覺得我們沒擔當,其實我們早就已經成為可以照顧好自己,還能回報社會的人。”藝凡很早就下定決心留青過年,大學畢業進入綠地工作至今,除了工作第一年之外,已經連續3年過年沒再回家。她日常主要工作是項目客戶接待,包括疫情期間做好項目上“一查一測一戴”、日常消毒、登記到訪客戶信息等,看似簡單,但一天一個班制下來連續12小時的工作是常態。春節期間,這段時間訪客量增高,李藝凡今年將一如既往地選擇繼續堅守崗位。她說,好在家里還有初中在讀的妹妹,可以陪爸媽過年,而自己的堅守可以讓更多同事過個安穩年,她很開心。知道女兒做了決定,藝凡的媽媽準備了年貨想寄給她,“除夕夜,自己也會做好吃的。”她和家里約好了到時候視頻通話,云過年。

藝凡在春節期間不打算停止工作,正月里只要需要值班,她都愿意在崗上。所以春節的堅守,不僅是守而已,更要“攻”。項目全體人員要協調各種資源,確保項目上秩序良好。舍小家為大家是責任更是光榮,對于家人來說,不回家過年,是遺憾也是自責。“還是很想家的,畢竟在外地工作就很少回家了,特別想吃媽媽做的飯,尤其是炸肉,想想都要流口水。”李藝凡告訴記者,一年忙到頭,誰不向往與家人團聚,誰不想吃個團圓飯,但是作為年輕一代,節日在崗位的守護,也是“打工人”必須要承擔的責任與擔當。對一座城市來說,李藝凡是毫不起眼的角色,但他們才真正構成了一座城市的細節。集體留守的春節,他們更不可或缺。(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金澤鈺)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