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愛情最初都是“想要好好的”
《親密關系》中提到,我們愛上一個人,是為了滿足我們未被滿足的需要。
但現實往往就是,我們在親密關系中,難以得到滿足。
上周,重溫了馮紹峰和倪妮主演的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
影片中,女主喵喵和男主亮亮因飆車結緣,一拍即合,感情迅速升溫,甜膩快樂。
喵喵愛慘了亮亮,因為他在自己事業困頓的時候,給與鼓勵和希望。
內心孤獨缺愛的她,可以為了這縷陽光,犧牲一切:
她為了愛情拒絕富二代的誘惑,過上平凡的生活,和男友在街上騎車也能令她很滿足;
她為了守住男友,以防他對別的女人動心,犧牲自己剛有起色的事業,放棄去橫店拍戲的機會......
她以為付出一切就能得到真心,可是,換來的只有男友的冷淡和離家出走。
當喵喵找上門時,不但無法挽回男友,相反,兩人發生激爭吵后不歡而散,以分手告終。
怎么也想不明白,這樣為愛癡狂的女子,為什么會愛情中傷得這么重?
02.
我怎么不能和愛人好好的?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關系問題。
你在感情中,也是否有過這些煩惱?
明明付出了所有來感動對方,卻換來了加倍不在乎;
明明非常優秀,一旦談戀愛就忍不住自卑,失去自我;
明明盡力信任對方,但總是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
這時候的你,極有可能已經掉入了親密陷阱里。
親密陷阱,是親密關系中的雙方或者其中一方,以愛的名義,行傷害之實,像黑洞一樣消耗彼此的能量,讓兩人關系變得緊張、甚至破裂。
你在愛情中受的傷,很大部分源自你把過往的傷痛帶進了現在的關系中,:
童年常被要求照顧弟妹的人,成年后希望通過付出獲得關愛,容易掉進“自我感動”的陷阱里,往往使對方逃離;
常年接受打擊教育的人,自我價值感低,容易掉進“自我貶值”的陷阱里,雙方一旦出現矛盾,就開始自我懷疑;
有過被忽視經歷的人,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容易掉進“東猜西疑”的陷阱里,總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過去的傷痛隨著你長大,看起來已經治好了,但其實它進入到了潛意識當中。
而當你找到對象的時候,這些看似已經愈合的傷口就會爆發出來,破壞你們的親密關系。
就如影片中的喵喵,長得好看且不追求物質,對愛情執著,愛得真實。
這樣的女子,本應得到一段美好的愛情。
可是,由于她早年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內心有個缺乏安全感的小孩,讓她在成年后掉進“東猜西疑”的親密陷阱里,對愛的人過度猜疑,捕風捉影。
她懷疑亮亮和前女友藕斷絲連,猜測公司女同事和亮亮有曖昧,開始抓狂。
為了抓住身邊這個男人,她做出一些驚人的舉動:跳樓威脅,安裝攝像頭監控,燒毀前女友照片,甚至電話測試......
當亮亮發現女友對自己的控制后,開始掙脫,選擇逃離,最終兩人關系破裂。
從喵喵的經歷可以發現,原來,掉進親密陷阱里的人,是那么無助、可悲和絕望。
該怎么做才能逃離痛苦的漩渦?
03.
修復自我才能走進親密關系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已經成年,但一遇到傷心事情或困難阻礙;
感覺自己還像個孩子,總希望有個人能夠給與自己溫暖;
隱約也會覺得,內在有個黑洞無法填滿,想努力抓住那個ta……
這時的你已掉進親密陷阱里。表現在生活里,你可能:
在生活/愛情/人家交往中,不敢表達真實訴求,盡量討好他人;
自我價值感低,容易被情感綁架,掉進渣男設下的陷阱容易被打擊;
一旦被對方否定,就失去自信,容易被PUA;
過度依賴對方,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被對方的情緒牽制著......
但親愛的,別慌,其實,這一切都可以通過自我覺察來調整,實現提升。(作者|匿名 來源|壹心理)
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在男女交往中,你陷入過“親密陷阱”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