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哈佛大學博士后、全省草科學首席專家……當這群高精尖人才聚在一起時,你可能認為自己身處一屆農業科學學術論壇。但是這次,請不要禁錮自己的想象,同樣是這樣一群專家、博士聚在一起,他們還能變身為足球場上的前鋒、中場和邊路,并在比賽中捧起獎杯,這就是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在這支半數以上擁有博士學歷、最低學歷是碩士的“最強大腦”高校教師足球隊中,老師們講述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文武雙全”的足球故事。
高校教工足球隊各個有來頭
有著14年隊齡的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在青島足球圈內是個獨特的存在。在這支總人數達40人的球隊中,高知識分子是球隊的最引人注目的標簽。在對球隊隊員的學歷進行了解后,記者得知球隊中碩士學歷只是剛起步,有一半以上的隊員擁有博士學歷,其中還有來自哈佛大學的博士后,獲得高級職稱的占球隊人數的52%,多數隊員擁有教授、副教授頭銜。 由此可見,光是球隊里的隊員就能開一場農業科學的學術研討會了。
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隊員在農業科學界也是各個領域內的大咖。59歲的柳楠教授是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楊國鋒副教授是山東省草科學首席專家、曾在比賽中獲得最佳射手稱號的車廣杰是海軍食品研究院副院長、尹珅教授是哈佛大學細胞分子生物學的博士后,球隊的教練兼隊員王京轉副教授則是教育部首批以教練員講師身份赴英國留學的校園足球優秀代表。
據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協會會長趙晨介紹,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成立于2005年,最初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名隊員。沒想到,后來隨著越來越多教職工加入,球隊也在青島高校圈乃至周邊區域遠近聞名。如今,在球隊的日常訓練和活動中,也有幾位來自外單位的足球愛好者,而且也都是各行業的拔尖人才,這其中有山東航空的機長、駐青部隊的軍官、外企管理人員、城陽區教體局公務員等。大家加入到這支足球隊的原因也很統一,“踢球的都是大學老師,素質高,球隊組織有序,踢球比較文明。”
在球隊里,多數老師都是非運動專業出身,有的在剛入球隊時還不太會踢球。不過,想要學會一項運動技能可難不倒這群有著高智商的老師們,他們真正演繹了什么叫用腦子踢球。有的老師會把做科研方法用在足球訓練上。趙晨說,“我們球隊中的幾位博士球員,剛開始學顛球鍛煉球感、練習傳接球跑位時還不太熟練,但這次訓練結束后,下次再來訓練他就能給你歸納總結出個1、2、3并用在實際中,過段時間再來看,他們的球技比剛開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農業部足球隊來青島過招
憑借多年的積累,2017年,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獲得駐青高校教工足球邀請賽亞軍。球隊在全國農業科學界也小有名氣,甚至吸引了農業部的足球隊來青島過招。趙晨介紹,“當時,球隊一位老師去農業部開會,會議間歇期與農業部的工作人員聊起了我們這支隊,對方很感興趣,就商量著組織一場球賽,后來,全國各地喜歡足球的農業技術專家匯集青島和我們踢了場比賽。”此外,隊員們還受邀去外地與同行過招,趙晨說,“我們利用暑假的時間自費去長春與吉林省農科院的足球隊進行交流,對方也是由各農科專家組成的球隊。大家都是搞學術科研的,初次見面難免會有些拘謹,但比賽結束后,拍拍肩膀、擁抱一下,再互相聊聊剛才踢球時的表現。通過一場足球賽,能夠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自建隊起,球隊的訓練幾乎沒有中斷過,“其實平日里球隊的每位老師都承擔著教學和科研任務,還有各自的家庭需要照顧,訓練只能抽時間。每年4月至11月,我們的訓練時間為每周二、四、六早晨的5:30至7:00,那時候天亮的早,也不熱,訓練結束后,既不耽誤買早餐送孩子上學,也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上班。進入秋冬季節,我們訓練時間改為每周二、四的12:10至13:40,這樣在室外活動也不至于太冷。”趙晨介紹說。此外,每周六,老師們還會與學生們踢一場11人制的比賽,一是鍛煉身體,二是檢驗一下訓練成果。
師生變對手足球場上比高下
在日常工作中,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的隊員既是站在講臺上為學生授業解惑的教授,也是泡在實驗室里,盯著顯微鏡搞科研的學術帶頭人。但是,在足球場上,這些教授們卻為學生們展示出活力的另一面。當記者問起,學生對教工足球隊的印象是什么時,趙晨笑著說,“你可以去采訪下我們的學生,問問他們為什么覺得老師們在球場上都很厲害,一群大叔級的球員都能踢過他們?”據了解,為了保持狀態,教工足球隊會定期與各系的學生球隊約戰。此時,師生關系在球場上變為對手,學生面對老師不僅沒有放不開手腳,而是初生牛犢拼勁十足,師生足球大戰也總能成為學校足球場上最吸睛的一幕。至于比賽結果也應了那句俗語——姜還是老的辣,教工足球隊總是勝利者,有時候還會大比分取勝。
人物:
國家級專家是球隊元老
59歲的動物科學院教授柳楠是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的元老級人物,見證了球隊從建隊到如今的興旺發達。作為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柳南教授肩負著一系列科研課題和教學任務。在日常生活中,這樣一位行業大咖也是一名體育愛好者,并且還是多面手。年少時,柳楠教授曾入選過黑龍江省綏化市業余體校乒乓球隊,參加工作后他又打起了排球。2001年,柳楠教授來到青島工作,被青島濃厚的足球氛圍感染,開始參與足球運動。從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隊成立起,柳楠教授就一直在球隊訓練并堅持至今。作為球隊中最年長的一員,雖然年近六旬,但是柳楠教授依舊精神矍鑠,只要他不出差,就一定會出現在每次訓練場中。
多年的足球運動也讓柳楠教授總結出一套自己的“足球觀”,“作為一項集體運動,足球運動中的團隊協作精神是最吸引人,像我這樣隨著年齡漸長,體能比不了年輕人,跑不快也跳不大起來了,但是在球場上,只要我能動起來,找準合適的位置,隊友就能給我傳球,然后我們還能為球隊的共同目標一起努力,這樣一場球踢下來,我也在能力范圍內鍛煉了身體,通過運動放松身心、心情舒暢。”
哈佛大學博士后踢球釋放工作壓力
在生命科學院任教的尹珅教授是哈佛大學細胞分子生物學博士后,但是當他頭戴運動護目鏡,身著球衣、球鞋護腿板出現在足球場上時,你很難將他博士后的身份與業余球員身份聯系在一起。
2008年至2014年,尹珅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后學位,2014年底,他作為青島農業大學引進人才來校任教,并在隨后加入了足球隊,擔任球隊的中場一職。多數時間,尹珅都在實驗室里帶領著他的“動物胚胎發育團隊”搞科研做實驗。當記者與他聊起作為一名高級知識分子在踢球時是不是更善于動腦這個話題時,尹珅則謙虛地表示,“其實在我們這個隊伍中,大家在踢球時更多是的為了鍛煉身體,通過運動釋放平日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只要用心,每個人都能收獲足球運動的樂趣。”
副教授甘當球隊大管家
理學與信息科學院的副教授趙晨是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協會第4屆會長。課堂上,他帶領學生在計算機世界里遨游,而在教工足球隊中,他變成了球隊的大管家,盡心盡力地為球隊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 球隊日常訓練時,趙晨會帶著攝像機等設備,在現場找好最佳機位,拍攝下隊員的們的精彩表現,回到家后,他再對素材進行剪輯配上音樂,發到視頻網站上,碰到精彩瞬間,他還會截取下來制成小視頻或動圖,分享給球隊員的每一位成員。趙晨制作的視頻在網上的點擊率很高,隊友們收到他的發來的小視頻也很愿意在朋友圈曬曬自己的踢球時精彩一腳。 作為青島高校足球圈內的一支強隊,青島農業大學有著濃郁的教工足球氛圍,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協會也是足球賽事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2017年,學校承辦了駐青高校教職工足球邀請賽的半決賽,這場比賽從籌備到舉辦都得到一致稱贊。“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學校的各部門分工明確協調一致,競賽組織、后勤保證、新聞宣傳等工作一應俱全,這也展示出青島農業大學教工足球發展的另一面。”趙晨說。(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瀟元/文 韓星 李瀟元/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