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0日訊 小年剛過,姚玉茂的電話有點多、挑戰有點大,一方面是加緊協調訂單的生產進度,另一方面還不忘協調員工過年的年夜飯。用他的話說就是:“過年不僅要讓員工有活干,有錢賺,還要一起包頓餃子,過個熱鬧年。”
姚玉茂是青島云茂電器銷售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家在濰坊的他,今年和公司的52名外省員工響應號召“就地過年”。為讓員工安心過年,公司不僅為員工提供食堂、宿舍,保障春節期間的住宿和一日三餐,過節期間還給出了3倍工資,另外給每人準備了800元到1000元的紅包。

云茂電器目前的主要業務是為高鐵、地鐵配套。為了更好服務2022年北京冬奧會,京張高鐵全線服務正不斷優化升級。云茂電器承擔了京張高鐵10列車、560個配電柜的生產任務。此外,最高時速650公里磁懸浮列車計劃在春節期間進行聯動調試,云茂電器負責其中的線纜配套。加上為國外地鐵列車的蓄電池總裝等,公司春節期間的訂單排得滿滿當當。
“特意調整了訂單,京張高鐵列車的線束、機箱,都是在過年期間生產,前兩天接的訂單,首批產品要在正月初三交貨。還有磁懸浮列車,里面電線線路就像人的血管一樣,制作、鋪設都是我們做的。把訂單留足,讓員工春節期間在這里有活干,不至于心慌。”姚玉茂說。

在位于李滄區的紅星化工產業園云茂電器生產車間內,黃小柯、楊博博正忙碌在生產一線,他倆負責的是高鐵配電柜的電器總裝。在車間里,黃小柯是楊博博的老師,手把手地教授是他倆之間的默契。每一個小細節他倆都很在意,因為他們知道產品質量關系著乘坐高鐵、地鐵千萬乘客的生命安全。
黃小柯今年32歲,老家在河南安陽,在青島工作已經4年時間,去年春節因為疫情緣故,他在回家的半路上又折返回青島,今年是他在青島過的第二個春節。
“不回家沒有啥,家里也都支持。現在的手機可以視頻拜年。就是想孩子了,視頻里不能抱抱孩子。”雖然言語淡定,但黃小柯這個長相魁梧的爺們的眼角還是有淚珠打轉,“家里有93歲的奶奶,父母50多歲了,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小學,今年還得了‘三好學生’,我就盤算著,等今年五一疫情穩定了就回家看看。”
“也沒買啥年貨,就是給家里打點錢,家里啥都能買到。”通過幾年的奮斗,黃小柯在老家買了房,每個月3000元的房貸要用掉他半個月的工資,但平時省吃儉用的他,還是拿出了大部分收入寄給了家里,讓家里過個好年。

與老師不同的是,楊博博是2020年剛畢業的大學生,電器總裝是他從西安軌道交通技師學院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今年也是他在外過的第一個春節。
“心里是有些不得勁。老家在陜西商洛,在西安上學時,坐大巴兩個多小時就回家了。”楊博博稚嫩的臉上的表情有些復雜,“我專門花了1500元給爸爸買了個智能手機,這樣過年就可以視頻拜年了。幸好我還有個姐姐,過年可以回家陪陪爸媽。”
第一次在外面過年,楊博博的腦子里沒有概念。“上班時間是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春節期間應該也是這樣。下班吃完飯后回到宿舍,就和家里視頻聊聊天。”楊博博說,“目前還沒過實習期,更要努力工作,新的一年要有更大的成長。”
每年春節,團圓是亙古不變的話題,但今年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很多人選擇留在工作地過年,但人生總要經歷漂泊的酸甜苦辣,用楊博博的話來說,就是“或許是不能回家的春節,比以往任何年份更希望回家過年。但暫時的分離,是為了以后更好地相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董晨)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