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9日訊 清晨8點來到辦公室,打開小本、啟動電腦,用正式工作前的半小時梳理一天的工作思路:總結新機場校飛、試飛保障的成功經驗,細化新機場行業(yè)驗收綜合保障方案,研究深圳體悟實訓成果轉化……這是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楊婧藝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的工作狀態(tài)。
2月18日8點30分,新年第一次部門碰頭會準時召開。各科室負責人依次匯報當日重點工作及需協(xié)調解決事項,之后分管副主任進行簡要點評,楊婧藝作為部門負責人部署本周重點工作。這樣的工作例會每天早上召開,時長10到30分鐘不等,沒有座椅,沒有會議材料,不講虛話套話,為的就是用最少的時間、最高效率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例會形式是她參加深圳體悟實訓的成果,在這種快節(jié)奏的工作氛圍感染下,部門全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比之前大有提升。

上午10點的會議室里,楊婧藝正在和轉場辦的負責人深入研究3月份行業(yè)驗收的各項保障方案,并針對轉場綜合演練實施方案進行深入研討。前期,在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膠東機場已經順利完成了校飛和試飛,距離轉場投運的目標更近了。過程中,她和團隊付出了無數(shù)個夜以繼日的拼搏奮斗,一遍遍細化實施方案,一個個節(jié)點反復對接,發(fā)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深圳精神,堅持把創(chuàng)新作為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在實戰(zhàn)中不斷淬煉拓荒牛般的闖勁拼勁。
午休時間,楊婧藝與新機場企業(yè)文化展館的合作方召開了視頻會議。“頂層設計水平,決定著一項事業(yè)的最大可能性邊界。”要實現(xiàn)“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目標,企業(yè)文化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目前推進的企業(yè)文化展館對標了青島港、深圳機場、順豐等業(yè)內外前沿企業(yè),請到的設計方也是國內頂尖團隊,今天的視頻是第六輪研討,本次研究的主題是如何將黨建與企業(yè)文化有機結合,更加契合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定位,實現(xiàn)用文化激勵人和感染人。

下午2點,東航山東分公司來訪。作為青島機場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持續(xù)完善青島機場國內、國際航線網(wǎng)絡,鞏固提升“日韓門戶”功能,為青島市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作出了突出貢獻。雙方深入交流了合作愿景,楊婧藝分享了深圳機場在疫情之下,充分運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激活航空客貨運市場的先進做法,雙方進一步就如何將深圳經驗賦能膠東機場展開了深入交流。
辦公室工作點多面廣,她每天要處理眾多的日常事務,而且臨時性工作和急事要事多,比如協(xié)調集團領導的大事小情,對接內外部單位來訪交流、保障各類會議活動等等,電話時刻在線,文件接踵而至,工作節(jié)奏快,時刻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沒有一點“舍我其誰”的精氣神是不行的。下午6點,下班后的辦公樓安靜了下來。明亮的辦公桌前,筆尖劃過一頁頁文字密布的本子,她正在梳理一天的見聞,謀劃2021年的工作思路。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膠東國際機場有序轉場。當前,轉場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過程中,轉場投運在即。楊婧藝說,為更好地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今年部門將按照膠東機場“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目標定位,重點做好企業(yè)文化研究、航空市場調研分析、決策參考機制建立等工作。面對轉場前的重重挑戰(zhàn),她要帶領團隊發(fā)揚“拓荒牛”精神,保持一股“闖”的精神、“創(chuàng)”的勁頭、“干”的作風,勇挑重擔、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助力形成膠東機場啟航的燎原之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王杰)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