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本報刊發《“摘帽”兩年,海泊河再現臟水》,報道了市北區海泊河公園的內河河道里再現黑臭水體,不僅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入海后也對海域水質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2019年10月22日本報刊發《“摘帽”兩年,海泊河再現臟水》版面。
海泊河水不再黑臭。
能看見河底的鵝卵石。
2019年10月16日,記者觀察到,河流出現黑臭水體的區域,是自威海路橋頭向西。從威海路橋出發順著河道向西河道逐漸走低,為了保證枯水期河道的需水量,河道隔一段距離即修建了攔截壩,大面積的黑臭水體就出現在攔截壩周邊,這讓途經此處的市民掩鼻疾行。河道內水量較小的區域則是淤積的污泥,河水流動性弱,整個河道泥深水渾,與河道兩岸綠柳成蔭的優美景色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019年10月30日本報刊發該篇報道的《回音壁》。相關責任部門公布了海泊河文化公園內河道水體污染問題的解決方案,具體為:一是由市排水管理處督促協助水務集團組織排水工作,準備抽水泵等排水設備,確定排水點及納水管網,市北區城管局負責減少上游來水;二是自25日起開始排水;三是市園林和林業局文化公園管理處清理河床臟物;四是上游補充中水進行沖洗河道,同時外排臟水;五是持續補水,強化日常養護管理。
2021年1月26日本報記者再次來到市北區海泊河公園,從威海路橋出發順著河道向西,空氣中已無明顯異味,河水流動性較強,未看到渾濁淤泥。在堤壩形成的小瀑布下,河水清澈,可看見河流底部的鵝卵石。威海路橋頭向東水流較小,未發現明顯污染,整體治理較為有效。
記者注意到,有居民在河邊拍照、散步、練習樂器。一位過路居民告訴記者,自從清理整治后,海泊河的水變干凈了。自己和家人常在河邊散步,欣賞美景。(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