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娃的家庭最敏感的話題是什么?是“開學趕作業”。在網絡平臺搜索“趕作業”的相關話題,多達4億次播放,這部“年度大戲”讓人看到,還在拼命做題的同學絕不是“孤軍作戰”,大家都處于“黎明前的黑暗”。明天是全市中小學生新學期報到的日子,咱青島娃們作業都“趕”完了嗎?盯著補作業的家長們,又有哪些奇招和哭笑不得的經歷?一起跟隨記者來看看。
初級版
一天刷完20天打卡作業
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每天定量做一些作業,寒假結束前就能輕松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但有一部分孩子,假期玩得不亦樂乎,作業一拖再拖,到了臨近開學,只能瘋狂地趕作業。今年上四年級的小學生程程就是其中一員,寒假的四分之三時間都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直到臨近開學的這一周,才意識到還有寒假作業未完成。
“日記、周記、數學口算練習、春節實踐手抄報,還有連續20天英語打卡任務??為什么都沒做?!”程程媽媽張女士吼了孩子一頓后,也著急了。“年前孩子參加了足球特訓營,每天上午訓練,下午看著他挺累了,就不忍心讓他去寫作業。”張女士告訴記者,眼看開學在即,這周不得不趕緊幫孩子安排趕作業計劃,讓兒子按順序刷題、打卡。“兒子平時上學寫作業就拖拉,假期里自己在家,效率就更低了。只能我晚上下班回來盯著做。”為了提高兒子趕作業的效率,張女士想了不少辦法,開始是跟鄰近的同學家長約好,把兩三個娃聚在一起寫。“前幾天,同伴聚到一起,寫作業效率確實提高了。”但沒想到,當作業快寫完時,孩子們的玩心又收不住了,你說我笑、你追我鬧??家長們于是又趕緊調整策略,“昨天我特意請了一天假,帶孩子到書店內的咖啡吧去補作業,沒想到在那里看到了很多扎堆寫作業的學生。安靜的環境不僅能讓孩子沉下心來,也能讓我們家長不好意思沖孩子發脾氣。”張女士笑道,昨天一天時間,在家長的幫助下,程程完成了4篇小作文,刷完了20天的英語打卡作業。
進階版
母女哭完一起完成調研報告
“笑問客從何處來,就說我在趕作業”“驀然回首,那人正在趕作業”“如果這幾天我突然失聯,不要找我,我一定是躲在某個地方補作業”??這幾天,在初二生梓文的微信朋友圈,類似的狀態可不少,一刷都是同學們在調侃補作業的“難”:寫得慢,家長吼;寫錯了,家長吼;不想寫,家長吼,總之都是“難”!“每科都發了一張作業清單,包含書面作業和讀背任務,學習規劃細致到了寒假每一天。每完成一天的作業,老師就會讓我們在作業清單上劃掉當天的任務,不過,直到現在,清單上還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作業沒有劃除。”梓文昨天在采訪中無奈地告訴記者,“周六是開學前最后一天,我和同學約好了去圖書館‘突擊’!”
為啥不在家寫作業?梓文坦言“受傷了”。“這周三晚上,我照例趕作業,媽媽在一旁監督,但是她的手機不停地響,她還一個勁兒地指責和嘮叨我。”梓文有點不耐煩了,又連續遇到好幾道不會做的題,再加上媽媽不住地“吼”,她的心態終于“崩”了,直接甩筆不寫了,哭了起來。看女兒哭了,梓文媽也不忍心,在旁邊抹起了眼淚,就這樣,母女倆相對著哭起來。“假期大家狀態都比較放松,沒有精力像在學校那樣高效學習。”梓文媽也表示理解孩子,終于在冷靜之后,幫助女兒一起完成了社會實踐作業。“文化科目很多內容我已經輔導不了孩子,這次作業里還有關于垃圾分類的調研報告,為了提高效率,我幫她搜集了不少資料,好歹能完成一項是一項。”
高階版
硬核爸爸遠程監督指揮
市南區的一位六年級學生家長趙志說,剛放寒假時,他就給孩子制訂了每日時間表,每天要按照計劃完成一定作業量,除了學校布置的,還有家長額外安排的語數外學習內容,下班后檢查;即使白天上班,也會每隔一小時問一下孩子的作業進度;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可以隨時通過監控攝像頭的語音功能向家長求助。“沒有留手機在家,就是為了防止孩子忍不住偷偷玩手機。”趙志無奈地說:“我也實在是沒有辦法,兒子上小學這些年,幾乎每個假期都要跟他斗智斗勇。”
“去年暑假末,我問孩子假期作業完成得如何,他得意洋洋地說都完成了,我就很放心地放他出去玩兒。可是最后兩天,我一檢查,幾乎一半都是空白的!問他怎么回事,他居然回答‘你不是說不會做的就先空著嗎’!”趙志回憶,于是接下來幾天,他和妻子幾乎天天晚上盯著孩子熬夜補作業、講錯題。“所以今年寒假,我吸取了教訓。尤其是最后這一周,每天晚上不管多晚,都會幫他寫好小紙條,列好第二天要完成的作業,放在書桌上,才放心睡覺。”趙志苦笑道,最晚的一次,都快凌晨一點了,他還在給孩子整理第二天要做的作業清單。
新聞延伸
這些事比趕作業更重要
近幾日,青島市教育局連續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多份“收心秘籍”,目的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迎接新學期。但如果確實需要趕補作業,應該怎么做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中小學教師,他們表示,如果想在短時間內補完作業,要有非常詳細的規劃,例如時間最好細化到小時甚至分鐘,比如這個小時做數學,下個小時做語文。規劃得細一點,效率更高,但是盡量不要熬夜。還有一點很重要,趕作業的同時不要忘記休息,還要適時放松眼睛,預防近視。
和趕作業相比,開學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調整作息時間、制訂新學期計劃、找回學習狀態。市教育部門重點提醒,首先,開學前請學生務必調整好作息時間,堅持早睡早起,開學后才會很快適應“上學時間表”。第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展望下未來,提前做做規劃,如新學期的目標是什么、要不要學一門新特長等,消除盲目感,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第三,不要因為趕作業而影響了孩子情緒,讓其對上學感到焦慮、緊張,家長要正確做好溝通和引導工作,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支持,當然在今后的假期中一定要和孩子提前開啟檢查作業工作,及早查漏補缺。最后,就是準備好學習用品,整理好新書,陪孩子預習和翻閱一遍,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