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22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聽力健康”。
城陽區人民醫院在門診大廳開展了愛耳日健康宣教義診公益活動,耳鼻咽喉科7名醫護骨干為前來就診的市民進行了血壓血糖免費測量、電耳鏡的初步篩查、并現場為市民答疑解惑,幫助大家樹立愛耳意識,減少耳病的發生,受到了市民的好評。
“人人享有聽力健康”——城陽區人民醫院舉行全國愛耳日義診公益活動
你的聽力還好嗎?
據世衛組織發布的統計公報:在全球大約有3.6億人患有的殘疾性聽力損失中,成人數量就為3.28億,占總數的91.1%;兒童數量為3200萬,占總數的8.9%。在老年人群中,一般來說,60歲以上的老人,40%-50%會有一定程度的聽力下降;到了70歲,占比會增加10%;到100歲左右,至少90%的人都會出現聽力下降。據報道,全球大約11億年輕人由于長時間或過度娛樂噪聲暴露,正面臨著聽力受損的風險。
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聽力呢?
1.避免噪聲刺激。雖然我們耳朵有一定的保護機制,但是當聲音特別大或者長時間的噪聲刺激后保護機制會失效,從而對我們的內耳造成損傷,進而就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所以我們應該改掉長時間戴耳機的習慣,更要改掉在嘈雜環境中戴耳機聽音樂遮擋噪聲的習慣。如果必須暴露在噪聲中應積極使用耳塞。
2.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就是氨基甙類抗生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等)。使用時應注意聽力或者耳鳴的變化,如果近親屬中有耳聾患者的更要注意,因為如果有遺傳性線粒體異常的話可以出現“一針致聾”,敏感者甚至使用相關藥物滴眼后就會出現耳聾。
3.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因為不管是眩暈還是耳聾,著急、生氣、疲勞、熬夜都是誘發因素。
4.孕期應積極避免病毒性感冒。特別是孕早期,正好是耳部結構發育的時期,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耳部結構發育的異常,從而出現耳部畸形或者聽力異常。
5.中耳有炎癥時應積極治療。長期的炎癥刺激會形成慢性中耳炎,炎性刺激會對我們的聽小骨造成破壞從而影響聲音的傳導;鼓膜表面的上皮可以通過穿孔進入我們的中耳形成膽脂瘤,而膽脂瘤會對中耳甚至內耳造成破壞,從而可能出現包括面癱、腦膿腫等一系列嚴重的顱內外并發癥。
6.一旦出現聽力下降,應該積極就診。醫生根據耳聾的情況及性質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因為研究表明“聽力下降越早治療,可能的效果越好”。并且還有一部分惡性腫瘤出現的首發癥狀是聽力下降。研究還發現,長期的聽力差會對大腦的認知有影響,時間久了會出現“能聽見但聽不懂”的現象。所以,通過必要的手術、助聽器、電子耳蝸等方式改善聽力是藥物治療無效患者應該積極考慮的。而當家庭的近親屬中有耳聾,特別是先天性聾的患者時,在結婚生子前做必要的耳聾基因篩查又是當務之選。
7.如果出現眩暈時應該及時就診。醫生會根據相應的病史及查體為您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及生活指導,從而可以盡可能的縮短病程、減少復發、恢復平衡功能。
城陽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長期致力于耳科的發展,成功開展了鼓室置管、鼓室成型、人工鐙骨手術、中耳乳突手術、中耳癌手術治療、面神經減壓、內淋巴引流、迷路破壞、耳廓畸形耳再造等手術治療,特別是耳內鏡技術走在青島市的前列。
耳內鏡技術的優點在于創傷小、恢復快,每年為近百名患者解除痛苦,重建聽力。目前科室擁有高清耳內鏡手術系統工作站3臺,高清耳內鏡6條,精細耳科手術器械2套,聽性腦干誘發電位設備1套,純音聽閾儀1套,聲導抗測試儀1套,耳聲發射儀1套,多軸向旋轉座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石復位儀”1臺,同時計劃引進耳科微型動力系統,進一步提高手術的“微創性”和“精準性”。
城陽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常年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鼻喉科、廣東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等國家級醫院合作,更好的為耳鼻咽喉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 記者 于波 實習生 欒丕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