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復蘇
春日伊始
我們迎來了第58個學雷鋒日
雷鋒同志的奉獻精神
在新時代依然閃爍著光芒
為弘揚雷鋒精神
號召廣大青年向雷鋒學習
青大學子們在這個寒假
進行了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體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1》
2020是坎坷的一年 ,蔓延世界的疫情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人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了生命的脆弱,感知到了互助的溫暖,也需要反省自身基本的醫療素養水平。基于此,青島大學醫療知識科普團隊積極響應國務院關于“健康中國2030”行動指南,以“人民的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好的健康策略”為出發點,在后疫情時代背景下開展提升公眾基本醫療素養的社會實踐。

該團隊組隊已有一年之久,通過線下入戶調查,進行醫療知識的講解,宣傳單頁的發放,身體力行;線上健康宣講,醫療科普。不僅用騰訊會議多次開展宣講會,還搭建了新媒體矩陣,進行通俗易懂地科普講解,收集調查問卷并做出科學分析,在有足夠多的數據支撐后還進行了預測模型的搭建。


從2020年4月份起,歷時近10個月,該科普團隊一直在致力于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務,踏過四季,雖然一路奔波,忙碌且疲憊,但這個過程中團隊志愿者真切地為老百姓辦了實事,為公眾基本醫療素質的提升做出了努力,體現了青大學子的擔當。

《2》
為積極響應團山東省委和校團委的號召,深入理解志愿精神,在實踐中樹立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2021年1-2月,青島大學“童真一隅”志愿服務團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山東省費縣的四名“希望小屋”受助兒童展開了志愿服務。通過與受助兒童的接觸,團隊成員傳達了作為青年志愿者的愛心,為受助兒童送去了溫暖。
志愿者們借助“微信”、“QQ”等實時交流軟件,與受助兒童自身或其家長聊天溝通,了解結對兒童的家庭狀況和生活現狀,增進雙方的了解,并制定較為準確的幫扶計劃。


為了增加此次志愿實踐活動的影響力和知曉度,從而吸引社會對此類活動的關注,志愿者來到了受助兒童家庭,與其家人進行溝通。在此過程中了解了受助兒童的家庭、心理狀況、興趣愛好等,并根據受助兒童的愛好贈送禮物。


“童真一隅”的寓意是不止給他們一個舒適的住所,更希望給他們一個精神成長的空間。他們雖然性格不盡相同,但都是善良真誠的好孩子,他們也有交流的愿望,他們也愛這個大千世界。志愿服務團隊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法和他們交流溝通,送給他們信件、書畫、卡片寄語,和他們視頻、電話、短信聊天……進入他們的世界,幫助他們敞開心扉。志愿者想告訴他們:這是一個溫暖的世界,這世界是由千千萬萬個“我們”組成。
《3》
青島大學數據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志愿服務綜合實踐團在棗莊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期間,通過對社區宣傳、向當地居民講解知識、配合社區普查的方式,在春節來臨之際,幫助社區創造了一個有序、和諧、靚麗、整潔的社區節日環境。

響應國家創建衛生城的號召,傳播先進文化知識,體驗基層民眾生活,調研基層社會現狀是團隊的主要目標。一系列實踐活動提高了綜合實踐團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思想認識,更加深了團隊未來更多地為基層群眾服務的決心。


《4》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就近就便、靈活多樣”的原則,青島大學的楊文慧、王東生、陳淑琪、張學正四位同學積極響應號召,成立了“守望相助”抗疫精神宣講團。四位同學分工明確,安排合理,挖掘身邊的抗疫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傳播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
宣講團成員在下洼鎮第一中學開展抗疫精神宣講,針對疫情的嚴重性,如何防控疫情自我保護以及抗疫先進人物事跡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本次宣講結束后,他們又采訪了眾多同學,和他們一同交流分享關于抗疫精神與故事的看法。本次宣講活動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思想深度,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與明白抗疫精神,同時也加深了同學們對抗疫過程的理解。

此外,宣講團成員們還聯系到了去年奮斗在抗疫一線的楊護士,并對楊護士進行了線上采訪。楊護士介紹了在抗疫一線的主要工作以及所面臨的困難,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決心和毅力,最后還提醒大家要做好日常防護。在這一采訪過程中,宣講團成員深刻體會到了抗疫過程的艱難,也知道了抗疫人員的辛苦與不易,他們都為有眾多像楊護士這樣可愛的“戰疫人”而感動。
此外,抗疫宣講團還制作了有關抗疫精神傳播的視頻,希望能讓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并認同這種精神,能從內心上堅定抗疫決心,共同度過這一難關。
《5》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當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老齡群體已越來越難以適應當今的生活節奏,如何讓老年人與當代生活順利接軌的問題被頻繁提及。為了幫助老齡群體更好地適應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了解并一定程度地掌握在當今社會所必不可少的技能,讓他們感受到應有的關懷,青島大學志愿團響應省團委號召,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深入基層,履行作為青年大學生所具有的社會責任,展開了此次“關懷夕陽”志愿服務活動。

“關懷夕陽”志愿服務團的同學們通過上手機課的方式,與老人進行溝通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了解老人關于手機知識的需求,耐心地教給老人們如何操作使用手機的應用程序。他們耐心與積極的教導讓老人們對相應軟件這一時代產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與掌握,他們獲得了快樂與充實,也對老齡群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這樣的志愿服務的產生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老齡群體的孤獨與無助。時代的過快發展讓他們難以追上新時代的潮流,只能一步一步地逐漸落下。年輕人們在飛速發展的科技中變得忙碌起來,也無暇顧及老人的訴求與難處。通過這樣的志愿活動能讓我們更好地明白老人的所需與所想,使老人得到更多的關注,使老人不被新潮所拋棄。
《6》
2021年1月18日,青島市平度市報告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青島市教育局隨后下達“禁止在2021年寒假期間舉辦大規模的線下輔導”的通知。此通知打破了“愛伴成長”助學志愿服務團部分工作計劃,許多服務對象也因此失去了寒假課外集體學習的機會。面對計劃的改變,“愛伴成長”助學志愿服務團重新制定了志愿服務安排,將工作重點集中化,讓更多的中小學子享受到了寒假志愿助學服務。“愛伴成長”助學志愿服務團的工作也變得更加有實際價值意義,同時也有了更重的責任和更高的價值。

“愛伴成長”志愿助學服務團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樣化人性化助學方式,根據服務對象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的志愿服務安排。“愛伴成長”助學團隊此次活動面有限,教學能力也有限,但他們始終堅信有一份光就要發一份熱,選擇了師范專業,就帶著這股力量幫助更多的服務對象。一路上,他們感受著教師的艱辛,也體會著服務他人的欣喜和滿足。

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更好地體驗并了解老師的作用與意義,鍛煉與提高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能力,還有自己的教師道德素質。他們的舉動幫助了很多需要補課的同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愛與關懷。
是一滴水,就要滋潤一寸土地
是一縷陽光,就要照亮一份黑暗
是一顆螺絲釘,就要守住自己的崗位
雷鋒精神永遠是一面高揚的旗幟
樹立在我們的心中
作為青大學子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用實際行動向雷鋒同志學習
不負時代的重托
爭做新時代新青年
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青島大學團委綜合各學院發布 素材整理/王睿 于秋雨 編輯/朱妍穎 通訊員/孫竹媛)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