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5日訊 有些汽車修理廠規模不大,技術不精卻豪車遍地,修理廠內也是門庭如市,生意看起來十分火爆。殊不知,他們在“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汽車修理廠的旗號,做著汽車保險詐騙的生意。 平度市人民檢察院今天發布了該院近日辦理的這樣一起汽車保險詐騙案。
2018年,被告人周某某注冊成立某汽修廠。由于技術不精,修理廠的生意慘淡,為了賺錢,周某某動了“歪心思”。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期間,周某某利用汽修廠的便利,指使被告人徐某某、賈某某等人將客戶放在修理廠中維修保養的汽車或者自己購買的車輛開到鄉鎮沒有攝像頭的地方制造虛假事故現場,再找修理廠里的其他人或者親戚朋友冒充事故的駕駛員及受害人向保險公司報案,然后去辦理交通事故認定,通過向保險公司索取保險賠償等方式騙取保險金,導致保險公司損失數十萬元。經依法審查,平度市人民檢察院分別以涉嫌保險詐騙罪、詐騙罪對周某某提起公訴;以涉嫌保險詐騙罪對徐某某、賈某某等人提起公訴。
保險詐騙花樣多,小心熟人給你“下套”。檢察官認真梳理總結出了保險詐騙的三大“招數”、警示人們提高警惕。
小“熟人”免費修車,誘導客戶
當你的愛車不小心刮蹭時,許多人都會選擇找熟人維修,這樣心里才會覺得踏實,周某某就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迅速打開“朋友圈”。“你把車留下就回去吧,我跟保險公司的人熟悉,給你走走保險就行了,不用你自己花錢修車,車保證修好,包你滿意”。于是人們為了貪圖免費和方便,把車和證件一丟就揚長而去,待修理廠打電話通知時才去取車,這樣省時省心又省力,你以為是周某某服務周到,絕對“用心”?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罷了,正是“你以為的”這種心理才讓犯罪分子有機可趁,一不小心還會讓自己走上犯罪道路。
如張某某的車不小心被人刮蹭,便送到“熟人”周某某的汽修廠里修車,周某某問其是否投保,張某某說保單都放在了車上,于是周某某告訴張某某自己跟保險公司的人熟悉,可以給他走保險,看在“熟人”的面子上承諾免費修車。張某某心想:“這個熟人太給力了”,便放心的將車放在修理廠一切交給周某某處理。周某某將車開出去制造了假事故后便給張某某打電話說明了情況,要求張某某和他一起統一口供騙取保險金,并承諾給張某某一筆錢,在金錢的誘惑下,張某某答應了他,于是兩人聯手騙取了保險金2萬元。張某某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最終以保險詐騙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
愛車“自殘”,“自導自演”假事故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為了騙取更多的保險金,周某某購買了多輛二手汽車,有時也會指使他人將自己的愛車開出去,制造假的事故現場。
如2019年7月,被告人賈某某、徐某某在周某某的指使下,駕駛周某某購買的豐田轎車和寶馬轎車在平度某鄉鎮路口故意相撞,制造虛假事故現場以此來騙取保險金。經評估,以上兩輛車共騙取保險金人民幣10萬余元。
給人們“畫餅”,教唆他人共同作案
你以為這就到此為止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為了“撈錢”,周某某的伎倆遠不止這些,他會找到一些發生意外傷害的人,給他們“畫餅”,誘導他們利用此次意外傷害制造假事故騙取一定數量的保險金,在金錢的誘惑下,人們便會誤入歧途。
如2019年4月,竇某某在自家養殖場水塘邊摔倒后被樹枝戳傷右眼,周某某得知此事后便與其取得聯系,周某某告訴她可以制造車輛事故導致眼睛撞傷的假象騙取保險金。在周某某的誘惑下,竇某某答應了他。隨即,周某某安排被告人徐某某駕駛汽車,在平度市某鄉鎮路口故意與電動車相撞,制造竇某某眼睛被撞傷的虛假事故現場,并騙取保險金人民幣一萬余元。
普法小課堂:以非法獲取保險金為目的,違反保險法規,采取虛構保險標的、保險事故或者制造保險事故等方法,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行為,構成保險詐騙罪。保險詐騙罪犯罪主體有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此外,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定損員)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檢察官提醒:當自己的愛車發生事故時,應當及時撥打保單上的電話報案,謹慎托付給他人處理,車輛在維修廠進行維修時,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有關證件,維修后重點檢查維修記錄以及理賠記錄,以免讓騙保人有機可趁。本案中,許多車主受金錢誘惑而誤入歧途!切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修車有貓膩!若騙保人找到你一起做假事故并且給你一定的“好處”,一定要堅決“say no”!通過不正當途徑獲取保險金的方式都是違法的,不要受騙保人的誘惑,不要被金錢沖昏頭腦,從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戴謙 通訊員 于藝璇)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