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158名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迎來進入企業的第一天
“我們成了一名公司職員”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8日訊 今日,結束為期一周的主題培訓,青島市第三批158名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迎來進入企業的第一天。除了8名隊員來自民營企業,對于其他150人來講,有的盡管不止一次走進一個全新的環境,但異于往常,這一次不是從學校到機關、從機關下基層、從基層回機關……今天,作為赴上海專業實訓的一名“學生”進入企業,他們成了一名公司職員。

專業實訓干部在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樣是150余名干部的規模,同樣是專業實訓100天,在78家單位,聚焦“現代服務業”,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將持續推動體悟實訓工作走深、走實,并不斷朝著“專、精、尖”方向拓展。
三月的上海,陰雨連綿,料峭春寒中,帶著“案頭”已經做的基礎功課,158名專業實訓干部一早就前往各自的企業報到。

專業實訓干部在普洛斯(中國)總部。
早上8點30分,浦東新區張楊路附近行人匆匆。從居住地到普洛斯(中國)總部,路程不遠,專業實訓干部王錦玉、孫仲明、邢家祥、王增其討論著他們初識的上海。與一眾年輕的面孔相比,在普洛斯(中國)總部的辦公大樓,實訓干部稍顯突出,但進入這樣的頭部企業,大家并沒有多少陌生。其實,與普洛斯的“友好關系”,在赴上海之前已經建立。無論是第一批“破冰”,還是第二批“拓展”,普洛斯都為實訓干部付出了大量心血。公司相見,老朋友般熱情,工位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公司相關職員忙前忙后幫新來的“職員”們安排。
相似的情形,也在益海嘉里集團、東方國際集團、陽光控股、深蘭科技、杉杉集團、上海電氣、紅紡文化等實訓企業上演。收到新名片、參加周一例會、進入員工釘釘群……首次進入企業當“職員”的專業實訓干部,同樣收獲了老朋友般的熱情。

專業實訓干部在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

專業實訓干部在匯業律師事務所。

專業實訓干部在國科上海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三批干部赴上海專業實訓,主題不換、目標不變,依舊是聚焦“現代服務業”,同時,錘煉“三化一型”的目標也一以貫之。這種導向,不僅在市委組織部與實訓隊的集體談話中予以強調,也在實訓單位性質與實訓隊員個人職務匹配度中得到體現。

專業實訓干部在上海陽光控股有限公司。
如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來自西海岸新區、山東港口集團、自貿區青島片區的相關實訓干部,在大宗貨物交易平臺的建設中,找到了更多的學習契合點。專業實訓干部邵睿說:“雖然在金融行業十余年,但期貨作為細分領域,仍是我的一個知識‘盲點’,利用本次實訓機會,我將努力當好‘學生’,盡快融入新的角色。同時,結合大宗貨物交易平臺的建設,當好上海與青島項目合作的‘推進員’。”在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來自市海洋發展局的專業實訓干部孫云潭說:“將努力學習上海在科技服務、海洋科學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和具體措施,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在海洋產業轉型跨越、海洋科技創新引領等方面貢獻力量。”

專業實訓干部在上海朧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專業實訓干部在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從今天開始,78家上海企業里將陸續出現一批來自青島的“職員”。通過大家第一天實訓反饋回來的情況,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上海這些頭部企業、商會協會的高效、包容與細致。”第三批赴上海專業實訓隊黨總支書記王錦玉說,“下一步,我們將迅速轉換角色,扎根上海、融入上海,用心體悟上海發展生態,切實讓‘三化一型’融入血液、化為自覺、成為習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滬記者 胡相洋 文/圖)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