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轉向架分廠焊接高級技師張高飛,是青島為數不多的大工匠中年齡最小的。他從技校畢業后的13年間,勤鉆技能,苦練本領,成為中國中車資深技能專家;他用一把焊槍,曾為意大利等國家的鐵路客車焊接出數百件轉向架構架焊接件,彰顯青島大工匠精神;他憑借一身技能自主創新,擁有多個技術發明。多年來,這位“焊工達人”還帶出了多名高技能人才。近日,張高飛向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講述了焊接工作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高飛獲得“青島大工匠”稱號。
勤學苦練 從技工到工匠
入職之初,張高飛就錨定了一個個小目標。2008年,從青島四方機車車輛高級技工學校(現青島市技師學院)畢業后的張高飛,便來到了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從那開始,他就與焊接結下了不解之緣。張高飛深知,要想成為專家型焊工,必須勤學苦練掌握一流的技能。
張高飛在車間焊接。
剛參加工作的張高飛,每天不知疲倦地練習焊接技術。白天忙完實操,晚上回到宿舍還要啃各種焊接理論書籍。白天遇到的問題,一定利用當晚的時間從書上找到原因,并且記錄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兒”上。對于不明白的地方,他會及時向老師傅請教。別人休息時,他常常躲在角落苦練焊接技術,晚上看書看累了,就拿著一根筷子對著模型練習焊接手法。
“電焊工苦,電焊工難,渾身是傷疤,衣服全是眼兒”。這是焊接工人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在經過不斷練習后,結合在技校學到的實用技術,再經過新一輪的實踐學習,張高飛的焊接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不僅熟練掌握了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技術,而且在許多焊接技術中,積累了自己的經驗。張高飛憑著對焊接的熱愛和堅持,在一線焊接崗位上奮斗了13個春夏秋冬,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面具超人”。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青島焊接技術領域的佼佼者。
焊接達人 國際大賽奪冠
張高飛在一步步實現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后,學習新技能的腳步并沒有停止。他深知,作為一名焊接技術工人,就應該扎根生產一線,這樣才能有所作為。張高飛說,“作為一名焊接工,手中的武器就是一把焊槍。”天天與鋼板、高溫打交道,在體驗焊工辛苦的同時,張高飛一直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新,推動工藝技術革新,在減少焊工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焊接效率。
打鐵先要自身硬,憑借著過硬的焊接技術,張高飛開始參與各種專業技能比賽,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技術工人,成長為“榮譽等身”的技能專家。他還憑著不認輸的信心、挑戰自我的韌勁、勇攀高峰的決心,成為一名競賽達人。這幾年,張高飛參加了不少技能大賽。曾在2014年國資委主辦的第三屆“嘉克杯”國際技能競賽中斬獲金獎,被授予“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和“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
獲得國際大獎的背后,是張高飛整整付出了3個月的努力。那段日子,在完成一天的常態工作后,張高飛都會獨自一人練習焊接技能,沒有焊板,他自己找廢料,每天晚上他都要堅持焊完10副板材或七八條水管才休息。嚴格的考試標準,枯燥的焊接訓練,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來的,可他每焊一塊板子都會認真總結,反復比對每天的不足與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對技術的執著,張高飛不僅在國際大賽中獲得金獎,還在青島市第十三屆技能大賽中獲得電焊工技能競賽冠軍,被授予“青島市焊工工種狀元”,并榮獲青島市“振超技能大獎”提名獎。
自主創新 “盲焊”技能高超
張高飛表示,勤學苦練是焊接工人的基本功。為了能夠掌握更加精湛的焊接技能,他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鍛煉、學習的機會。參加工作13年來,張高飛先后參與了CRH380等10多個項目的高鐵轉向架構架焊接件任務,完成各類焊接試驗2000多件,協同技術部門編制焊接規范200多項,攻克轉向架U型TIG焊接等技術難題60多項,為轉向架按時交付做出了突出貢獻。
“最難忘的就是意大利V300 ZEFIRO項目轉向架構架焊接,表面上看焊接轉向架不難,但要想把眾多零部件焊接在一起,既要內部熔合,外表又要符合標準,絕非易事。”提起多年前的這次焊接任務,張高飛如數家珍。他說,意大利V300 ZEFIRO項目轉向架構架焊接,是他們公司承接的一個重要項目。當時面臨許多焊接技術難關。為了提高效率完成任務,張高飛和另外兩名同事一起,加班加點自主創新了“吊座固定安裝法”,解決了構架在組裝過程中無法固定的難題,大大提高了組裝效率和精準度。
“轉向架構架上有一個重要的零部件,在焊接中難度極大,經過努力最終還是克服了這個難題。”張高飛介紹,轉向架構架靠近側梁的部位,有一個拳頭大小的部件,在焊接中不僅需要將焊槍伸進幾厘米的凹槽內,而且焊接的部位又需要拐一個小彎,整個焊接過程,眼睛看不到內部的焊接點,完全憑借經驗進行“盲焊”。
轉向架構架的橫梁與側梁焊接部位,長度只有不到30厘米,高度10厘米左右,焊接空間非常狹小,而且在焊接過程中還要“平焊轉立焊”,難度極高,稍不留神就會出現焊接缺陷,所以焊接的一次合格率很低。張高飛憑借精湛的焊接手法,不僅能保證焊縫外形美觀,而且一次合格率平均達到99.5%以上。
就這樣,張高飛在幾年的時間里,完成了數百輛鐵路客車的轉向架構架焊接件任務。如今,想想自己參與焊接的高鐵在多個國家奔馳,作為青島大工匠,心里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傳承技藝 打造精英團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人的技術再高,也難比一個團隊干得快、干得多。張高飛在成為技能專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傳道解惑上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更多的焊接精英團隊。
張高飛手把手地教新員工握焊槍、傳授操作技巧,將自己積累的技術經驗傾囊相授,還用中國高鐵工匠自主創新、趕超一流、拼搏奉獻的精神,不斷激勵著跟他一樣的年輕人。多年的實踐經驗,讓張高飛練就了碳鋼、不銹鋼、鋁合金等多種材料的焊接,能夠進行2G、5G、6G等全方位管對管焊接,并取得了國際焊接技師證書。
同事眼里的張高飛平時話語不多,不僅一門心思鉆研焊接技能,還帶出了不少高徒。多年來,他雖然擁有眾多榮譽,卻從不驕傲自滿。作為公司“張高飛大師工作室”的帶頭人,他特別注重把工作經驗和切身體會分享給更多的技能人員,還帶領團隊進行技術創新、攻關、傳幫帶,先后完成課題攻關200多項,培養出兩名中央企業技術能手,1名中車技能專家,4名公司級技能專家,6名高級技師。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他利用教學軟件網上授課,培訓技能人員600多人次。(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通訊員 宋曉東)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