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3月10日星期三第11版
一周說
從“回避”到“直面”
時值“曝光臺”欄目推出兩周年之際,近日,本報啟動欄目大回訪活動,對290篇監督報道的整改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回訪。記者欣喜地發現,在對具體問題進行整改的同時,相關部門對輿論監督的態度也有了明顯改變,從一開始的“回避監督”,變為“直面監督”,面對監督的整改措施更主動、更快速、更深入。
營商環境和百姓辦事難是本報輿論監督工作的重點。因為報道涉及相關部門工作的短板和不足,“曝光臺”欄目推出伊始,很多部門不愿直面,常常對媒體采訪打“太極”,問題回復不夠及時、語言表述不夠清晰。在此次大回訪中,記者發現,這樣的狀況大為減少,很多部門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媒體監督,時間上力求“快”,回復上力求“清”。
萊西市龍海公園位于萊西市經濟開發區望城街道,曾經是周邊居民休閑的好去處。因為水體出現異味,2019年4月15日,本報以《萊西市龍海公園:800米環形渠變成了臭水溝》為題報道了此事。在此次回訪過程中,為了厘清一個技術細節,2021年2月10日下午,記者致電萊西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自己外出不方便,隨后會安排有關工作人員與記者對接。不到五分鐘,負責落實該事項的工作人員就給記者回電,清楚全面地答復了問題,為記者的回訪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20年12月4日,本報刊發《想拿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這里遇到“彎彎繞”》報道,聚焦城陽區夏莊街道劉家疃村土地確權證頒證難問題。記者在回訪中了解到,報道見報后,城陽區第一時間整改,組織街道社區進行土地確權證頒證工作。當記者需要了解頒證詳細過程時,城陽區迅速組織工作人員對工作進行梳理,不僅給出了具體頒證數據,還對頒證工作的難點堵點及解決方法進行了詳細說明。
良好的回復態度僅僅是開始。面對輿論監督中反映的問題,越來越多的部門、區市不滿足于“就事論事”,而是開始主動向前一步,以解決曝光問題為契機,深入整改相關工作,更好地為市民服務。
2020年5月29日,“曝光臺”欄目以《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繳存來回“轉圈”》為題報道了“房屋養老錢”繳納難問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在反饋中明確表示,將不局限于“點上”問題的解決,而是以加快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系統改造升級為抓手,系統性解決這一問題。近日,記者回訪時發現,在部門的大力推動下,2020年12月,青島市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新系統正式運行,房屋專項維修資金代收銀行也由原先的7家調整為13家,可繳存網點達到600余個。繳存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時,市民不必再東奔西跑,而是可以就近進行,便利度大大提升。以此為基礎,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還將“更進一步”,加快進行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系統二期開發。完成后,市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維修資金使用申請。
相關部門、區市面對市民訴求快速反應,積極整改的做法,在《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來電來信留言特刊》和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已成為常態。而對于部門及時回應市民關切的好態度、好舉措,市民紛紛點贊。
3月4日,網友“陽光正好”在“直通12345”平臺留言,對城陽交警提出表揚。去年12月28日,該網友在“直通12345”平臺留言,吐槽城陽區銀河路因修路堵車嚴重,希望每天早高峰時段能有交警在現場維持秩序。面對市民的期許,城陽交警持續加大疏導力度,道路通行秩序明顯改善。“感謝城陽區銀河路上下班高峰期執勤交警,他們很認真,風雨無阻指揮交通,方便了市民出行!”網友“陽光正好”如此說。
施政者對待監督的態度,是一面鏡子。正確面對監督,做到“聞過則喜”、立行立改,不僅體現了一種胸懷,更彰顯出“心中有百姓”的理念。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各部門、各區市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滿意為使命”,瞄準“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目標,直面問題,扎實工作,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