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份,市民姜先生和愛人在李滄區古鎮路一家手機店看好了一款iPhoneXs手機,在準備交錢時,店里業務員說除了7600元的手機費,還要交5400元話費,這筆話費會逐年返還。不過,在隨后的兩年里,姜先生只收到了1600元話費,剩余的3800元話費不見蹤影。當他再去找商家時,發現手機店已經關門了。昨天,姜先生撥打青島早報消費維權熱線82888000反映了自己遇到的煩心事。
/ 事件 /
著急買手機遭遇捆綁銷售
姜先生告訴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2018年11月份,他陪著愛人去買手機。當時iPhoneXs剛上市,官方售價是8000多元。他們走進李滄區古鎮路“星球通達通訊店”時,店里剛好有該款手機現貨銷售。“一開始店員告訴我們手機價格是7600元,比蘋果官方售價便宜不少。在我們決定購買交錢時,店員又告訴我們不能光交手機錢,還得預交話費,還推薦了一個套餐。最終,手機連同話費打包價是13000元,其中手機價格是7600元,還有5400元算預交的話費,這筆話費會逐年返還。當時他們給我們寫了一個收據,我到現在保存著。”姜先生說,當時已經到下午四五點鐘了,因為著急更換手機,再考慮到話費最后也能返還回來,所以就交了13000元購買一部iPhoneXs。
姜先生展示當初的收據。
“當天買完手機,我們就收到了第一年的返還話費600元。但是在隨后的話費返還上,卻讓我們遭遇了太多煩惱。”姜先生說。
/ 講述 /
返還話費約定遲遲難兌現
2019年,姜先生好長時間沒有收到返還話費,便去手機店詢問具體情況。手機店的齊店長聲稱,自己剛接手這個店。“我當時拿出了收據給他看,他也答應會返還話費,但是遲遲沒有下文。我給他打了很多次電話后,才給我返還了500元話費。之后又杳無音信,我又給他打了10多遍電話催要,最后再次找去店里,這才又返還給我500元花費。去年10月份,我再去找手機店,發現手機店竟然關門了。”姜先生說。
后來,姜先生聯系到了齊店長,對方說手機店已經倒閉了,他正在老家。“我后來也撥打了12345投訴此事。前段時間,齊店長回到青島,他告訴我市場監管部門聯系他了,不行給個贈品或者是靚號,這方案我沒有同意。”
姜先生說,當初交的5400元話費,他兩年內總共收到了1600元話費,剩余的3800元話費至今沒有返還。
/ 進展 /
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記者根據姜先生提供的電話,聯系上了齊店長。“這事畢竟時間挺久了,本身不是我經手的。這個手機店是我后來接手的,原先的店主已經聯系不上了,這屬于之前遺留的問題。不過,我會處理此事。”隨后,姜先生在跟齊店長溝通后,對方約定本周末協調解決此事。
至于當初經營者為什么采取手機加話費捆綁銷售的情況,齊店長說,他并不清楚此事。
昨天,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把姜先生的情況反饋給了李滄區市場監管局,李村市場監管所負責該處區域的消費維權,該所所長劉斌告訴記者,他們會介入此事的調查,幫助消費者維護權益。
/ 揭秘 /
連出重拳整治
手機捆綁銷售
“姜先生的遭遇,在李滄區個別手機店里會時有發生,為了根治手機銷售中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我們采取了專項整治,經過連續出重拳,最終在2019年底根治了這種違法行為。”劉斌說。
劉斌介紹,執法人員調查發現,個別手機店在銷售過程中以低價為誘餌,事先不告訴手機話費套餐,存在隱瞞所售商品重要信息誤導消費者;還有個別手機店以贈送小禮品為由,誘惑消費者到店內購買手機,并要預存話費,話費不夠的話,就使用信用卡、螞蟻花唄等消費。當時,也有不少消費者對于手機店強行綁定手機卡提出了投訴。
“為了從根本上根治侵權行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李滄區市場監管局抽調專門力量組成工作專班,決定對李村商圈手機店進行集中整治。”劉斌說。
劉斌告訴記者,經過調查得知,前幾年通訊運營商跟手機店簽訂報銷合同,例如一張手機卡每月話費本來是180元,而通訊商給予手機店是120元,相當于集團采購的形式,手機店之所以捆綁銷售,就是通過低價攬客銷售手機卡,來賺取這塊利潤。
工作專班采取措施,每周召開李村商圈重點手機店行政約談會,進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培訓教育,通報投訴處理情況,提出整治要求,敲響遵法守法的警鐘。組織當時的重點手機店全部簽訂守法誠信經營承諾書,對不守承諾的一律停業整頓;對違反承諾的業戶除了停業整頓外,還要在李村商圈多處電子顯示屏和李滄在線平臺上公開曝光,發布消費警示。
2019年10月21日,有消費者到李滄區鼎迅通手機店以舊換新的方式,購買了一款蘋果手機,店方在沒有事先告知的情況下,要求在付款后繳納最低每月198元的綁定話費套餐,然后才能拿走手機。因為話費套餐雙方存在異議,消費者撥打了李村市場監管所投訴電話。經過調解,手機店給予消費者退貨退款處理。因手機店涉嫌隱瞞所提供商品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李滄區市場監管局予以立案調查。隨后,該手機店被李滄區市場監管局處以10萬元罰款。
“這起案件被曝光后,在手機店從業者中引起較大反響,他們的違法行為得到了極大收斂。我們還在商圈的LED上滾動曝光違法業戶名單、消費警示。此外,我們強化日常巡查監管,安放執法人員卡通警示牌,始終采取高壓態勢,消滅隱患于萌芽,防止死灰復燃。”劉斌介紹,經過持續6個月的整治,截至2019年底,在李滄區已經徹底杜絕了手機銷售中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的發生。
/ 提醒 /
不要貪圖便宜
量力而行消費
李滄區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手機的過程中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一是不要貪圖小便宜,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二是不要輕信商家的承諾,不懂的地方要問清楚;三是要理性消費,量力而行,不要借貸消費;四是對簽訂的書面協議要看清楚問明白確認無誤再簽字;五是要索要發票或收據。(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周瑤)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