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晚報小記者來到山東海麗應急安全培訓中心(市北基地),這里是集應急體驗與應急培訓于一體的防災應急避險安全知識互動式綜合體驗場所,規劃面積近2600平方米。由災難警示教育區、高層逃生體驗區以及消防體驗、地鐵體驗、地震體驗、校園應急、醫療自救、交通應急等培訓區組成。模擬真實場景再現,讓小記者們在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中,樹立應急安全意識,掌握逃生自救技能。

晚報小記者在應急安全培訓中心合影。
消防培訓:
檢查家中安全隱患
“我們針對現實生活中的安全要求和常見安全隱患,面向社會開展安全應急自救自護教育,突出實訓功能,通過現場參與式訓練,幫助參與者學習安全知識,培養安全意識,掌握安全自救方法,提高安全自護能力,打造一站式安全教育平臺。 ”培訓老師首先帶小記者們來到災難警示教育區,利用3D影像技術,播放災難影片,展示地震、火災、海嘯來臨時的景象及前兆,更多地了解相關的災難常識,喚醒大家的災難憂患意識。
“我們將學習消防安全知識與掌握火災逃生技巧作為重點,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消防安全事件時,能夠正確和妥善處理,將災難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消防體驗培訓區的項目令小記者們倍感興奮,培訓老師運用電子錄入設備及模擬場景體驗,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小記者對高層樓宇逃生、火災隱患查找、正確使用滅火器、廚房火災模擬、消防標識識別、安全結繩訓練等項目進行體驗。
培訓老師介紹了火災常識。在廚房里,當油鍋起火時,應該怎么做呢?“這時候,大家不要驚慌,先關閉燃氣閥門,迅速拿起滅火器滅火。如果家里沒有滅火器,可以利用廚房的一些材料,比如不含水的蔬菜、大米等物品來滅火,切記不能用水給油鍋滅火。 ”聽到這里,金門路小學的孫敏惠顯得很吃驚:“就在上周,媽媽教我做飯時也提到了如果炒菜時起火怎么辦,當時媽媽說,讓我馬上去水龍頭接一盆水把火撲滅。天哪,媽媽竟然犯這么致命的錯誤,回家后我得好好給她上一課。 ”接下來,培訓老師又拿出兩個插座給小記者們展示:“這兩種插座分別是三孔插座和五孔插座,三孔插座的安全性太差,現在已經禁用了,家庭必須使用五孔插座才安全。 ”現場有小記者表示:“奶奶家就是用這種三孔插座,回去第一件事,我就要把奶奶家的插座換成五孔的。今天的學習太及時了,沒想到自己家原來有那么多的安全隱患。 ”小記者們都在本子上快速記錄著,準備回家檢查安全隱患。

小記者們走進場景逼真的體驗區。

小記者們學習心肺復蘇急救動作。
醫療急救:
掌握技能爭分奪秒
地鐵體驗培訓區采用場景再現技術,還原真實的地鐵事故現場,展現地鐵事故人員傷亡重、外界救援難、經濟損失大、次生災害多等特點。培訓老師通過新地鐵體驗、煙霧走廊逃生等項目,教小記者們有效地掌握安全乘坐地鐵的基本知識和應對地鐵事故的逃生技能。
醫療自救培訓區吸引了小記者們的濃厚興趣,培訓老師通過醫療急救(自救)單品展示及使用,手把手教小記者們學習心肺復蘇、氣道異物梗阻等醫療急救常識,了解醫療急救方法,學會基礎應急自救技能。 “最后,老師教我們心肺復蘇。大家爭先恐后地在假人身上有模有樣地練習著,個個都像小醫生。雖然這樣做的原理有些難懂,但是如果真的遇上緊急情況,我覺得我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應對一些。這真是學一點應急知識,多一份安全保障啊!”金門路小學的孫敏惠感觸很深。
此外,安全生產體驗區設置了安全帽體驗、跨步電壓體驗、觸電體驗等相關項目,有助于提高應急安全自救互救技能。
地震體驗:
自我保護冷靜處置
地震體驗培訓區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真實場景搭建仿真地震體驗平臺,營造出5-8級地震的場景效果,讓自愿參與體驗的小記者們真實地感受震前、震中、震后的場景變化。通過對地震來臨時的 “黃金12秒”及相關應急小常識的學習,培訓老師指導小記者們在地震來臨前夕準確預判預防,為逃生爭取寶貴時間。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非??膳碌臑碾y,它使很多人有了地震防范意識。老師先教給我們地震應急知識。地震來臨時,如果你在室內,要用一只手護住頭部,另一只手護住脖子,這個動作是改良版,是為了防止墜落物砸到脊椎,導致癱瘓。同時,雙肘夾緊太陽穴,躲在墻角,墻角是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圖形,所以墻角是安全的地方。 ”青大二附小的李云喬等小記者,分組跟著培訓老師進入一個漆黑的房間,房間正前方有一塊屏幕,展示了一個溫馨的小區。 “大家趕緊做好剛才學習的動作! ”隨著培訓老師一聲令下,地面忽然開始不?;蝿樱絹碓絼×?,屏幕上的小區也開始坍塌。 “我害怕極了,縮著脖子,一動也不敢動。突然,旁邊的一面墻倒了下來,我聽到巨大的聲響,趕緊用胳膊肘捂住耳朵,慢慢地,震動平息了下來,我本以為地震已經結束,放松了警惕,但緊接著地面又開始震動起來,這可把我嚇得一激靈。終于震動又慢慢停了下來,這次是真的停了,我感覺好可怕。地震很可怕,生命很珍貴,學好應急知識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 ”李云喬心有余悸地說,這只是一個體驗,天花板上沒有任何東西掉下來,也沒有沙土或者石塊把人埋起來,卻已經如此可怕,而在真實的地震場景里會有各種墜落物,電燈、電線、沙土、石塊把人深深地埋起來,會更危險。
“地震模擬室里燈光昏暗,有一個兩邊裝著欄桿的臺子。老師說讓我們上去體驗一下地震,大家嘻嘻哈哈地跑上去。體驗開始了,腳下輕微地晃動起來,我小聲嘀咕,原來這就是地震啊,一點兒也不可怕。話音未落,我感覺臺子突然劇烈地晃動起來了,緊接著耳邊傳來轟隆轟隆、噼里啪啦好像是建筑物倒塌的聲音。我蹲在角落里緊緊閉著眼睛,搖搖晃晃、天旋地轉。這時不知是誰嚇得大喊一聲,我感到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真是嚇人! ”金門路小學的孫敏惠在心里祈禱著快停下!那一刻,她第一次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一秒鐘仿佛一個世紀那樣漫長。體驗終于結束了,小記者們忙不迭地逃離現場,大口喘著氣,仿佛真的身臨其境經歷了一次大地震。(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張譯心 攝像 寧婧 攝影 程建飛 李萬紅 小記者 李云喬 孫敏惠 劉育彤)
責任編輯: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