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類人:
他們渴望愛情,也會迷戀一個人。但是,一旦這個人也喜歡上他之后,他們就萎了……
他會一下子覺得索然無味,迅速冷淡下來,逃離這段關系。
這種“間歇性想談戀愛,持久性想單身”的人要注意了,你可能和“性單戀”沾上了邊。
01.
什么是性單戀?
性單戀(Lithromantic),指對某人產生愛戀,卻不希望獲得來自對方的情感回應的人。
其實,它并不是一個很常見的心理學術語,但我發現它戳到了很多人。
性單戀在感情中,一般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要么享受暗戀,要么耽于曖昧,沒有能力與人建立長久且專一關系的能力;
更喜歡想象中的戀人,對自己若即若離,需要自己主動;
和喜歡的人分開時會想念,在一起卻無感,甚至反感、厭惡;
不喜歡甜蜜浪漫,不喜歡親密接觸,包括肢體接觸;
相對于對愛情的渴望,更害怕關系帶來的責任與束縛;
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
02.
有的人可能會說,“撩完就跑,這不就是渣嗎?”
甚至會說: “對于他們,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不就是矯情、作嘛。”
“怎么會有人希望別人不喜歡自己呢?難道是受虐狂?”
是,給一個人貼標簽很容易。
但我還想提醒大家,不要太過輕易地給別人和自己貼上任何標簽,而是嘗試著,先深入地,理解他們。
性單戀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更多是對于現象的描述。
就像一個人發燒了一樣,背后的原因可能不盡相同。
性單戀的人,很多內心都很自卑。就像一個習慣了黑暗的人,雖然渴望光明,卻害怕被太陽灼傷。
他們內心有一個很深的信念是:我不夠好,我配不上我喜歡的一切。
性單戀的人,有一部分也遭遇過戀愛后的心理創傷,因為在感情中被深深地傷害過,那種痛即使過了很多年,依然殘留在心里。
為了不再經歷過去毀滅式的心痛,他們給自己的心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墻,別人進不來,自己也出不去。
還有一些性單戀,和早期的成長環境相關。他們中的有一部分屬于回避型依戀的類型。
03.
為了深入理解,我們請來“奈奈”作為故事的主角。
奈奈是典型的性單戀,她喜歡一個學長,本來一個人默默沉浸在這種美好的暗戀中,自得其樂,可當學長向她表白之后,她卻落荒而逃了。
在奈奈的記憶中,爸爸媽媽都是冰冷的。
爸爸只有在她考高分的時候,才會對她笑一笑。
而媽媽,整天活在自己的怨氣里,幾乎沒有擁抱或親吻她。
后來,奈奈長大了,但她已經熟悉身邊的親密關系都是膚淺且疏離的,相信只要保持距離,就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如果有人對她好,并試圖靠近她,她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好像自己的領地被侵入了。
和奈奈相似的人,他們在小時候往往遭遇過情感忽視,長大后,他們也習慣了疏離的關系。
他們對親密關系同時有一種渴望,渴望會有一個完美伴侶,理解他的恐懼。
在他渴望親密的時候,給予親密,在他感到厭惡的時候,能夠給予尊重和空間。
想愛又害怕受傷,渴望依賴又希望獨立,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04.
其實,性單戀的人內心的痛苦,大概只有他們自己才懂。
知乎上一個匿名用戶,曾在“性單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的帖子下留言,他說:
想愛但是不能愛,很抱歉讓你遇上我這種人,真的很抱歉。
我每天都在和自己打架,每天都在凌遲自己,每天都希望打贏自己一點點,我好希望自己像個正常人一樣愛你。
看完很心痛。 他們也想愛,只是他們沒有愛的能力。
就像哮喘患者,周邊充滿了空氣,但是發病時卻沒有呼吸的能力。
性單戀的背后,是缺乏情感耐受力。 對他們來說,接受愛是一件危險且痛苦的事情。
在過去的經歷中,他們或許失落過、委屈過、傷心過,甚至苦苦哀求過,得到的卻是冰冷的拒接。
因此,他們犧牲了對情感的感受能力,壓抑了對親密關系的渴望,換來了暫時的內心安寧。
一旦他們遇到類似的痛苦的經歷,曾經埋藏在心里的羞恥感、痛苦感就會被激活,那種感覺實在太難受了,所以他們拼命壓抑,甚至提前預防,提前逃走。

05.
對性單戀的人而言,最好的療愈,可能就是一點點空間和時間。
以下三點,也許能幫助無法進入親密關系的你:
a.停止自我攻擊,嘗試積極地自我對話
性單戀需要學習的,是先培養一個溫和支持的內部心理環境,記得下次自我攻擊的時候,嘗試地對自己說:
“我知道接受一個人對你來說很困難,我知道你有心結,沒關系的,慢慢來?!?/p>
“你不再是過去那個弱小無助的自己了,你長大了,慢慢學著和過去不愉快的經歷告別吧?!?/p>
“我知道你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這并不影響你值得被愛。嘗試一點點地對值得的人、在乎你的人,敞開心扉吧。”
b.鏈接對“被愛”的矛盾情感
當我們對“被愛”感到恐懼、惡心時,往往只是部分的情感表達,還有很多情感沒有被覺察到。
在尋求愛的過程中,除了對愛的不安,我們還有對愛的渴望。雖然這樣的渴望很弱小,但如果給予它關注和滋養,它也會開花。
c.積極溝通,手把手教對方談戀愛
性單戀者排斥親密,防御深厚,但內心深處又渴望著,有人能看破他的偽裝,了解他的恐懼與脆弱。
這種想要又排斥的狀態非常矛盾,別人很難把握,覺得沒有安全感。
嘗試著去告訴對方,你想要怎樣被對待,你想要怎樣的關系。
比如,你可以嘗試告訴他: 太過熱烈的表達,會讓你感到壓力。
太過親昵的動作,會激起你的排斥反應;
在你無回應或者煩躁的時候,不要糾纏不要安慰,給你一些空間自我消化就好;
理解你有時候的冷淡和回避,只是內心的不安全感在作怪,不是不愛了。
進退有度且不離不棄,才能放下戒備,走入親密關系。

性單戀的人,并不是石頭,只是他們的心,太過柔軟,才需要一個這么厚的殼子。
如果你喜歡上了這樣一個人。不要太過草率地,掀開他們的殼,拔掉他們的刺,因為,這可能是他們保護自己,唯一的武器了。
脆弱,這相當于他們把心掏出來。你可以很輕易地傷害到他們,但請你,小心,珍惜。 愿每一個石頭,都變成剔透的水晶。(作者 | 只只、雪穎 來源 | 壹心理)
你有性單戀的傾向嗎?你希望和愛的人建立怎樣的關系?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